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檢驗、查核。如:「檢覈」、「覈對」。《文選.張衡.東京賦》:「其以溫故知新,研覈是非。」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辨騷》:「將覈其論,必徵言焉。」
李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歲出蜀,目的就是訪道、求友和遊覽山水。他在《上安州裴長史書》中說:「以為士生則桑弧蓬矢,射夫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方之志,乃仗去國,辭親遠遊」,是很有抱負的。他離開長江三峽東下,經荊門、江夏、到潯陽登廬山;訪金陵,遊揚州,浪跡吳、會之間;再回舟上,由江夏泝漢水,過襄樊,走臨汝,其間曾與孟浩然相遇;又從臨汝到安陸(公元727年),娶故相許圉師孫女,開始“酒隱安陸,蹉跎十年”的生活。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秋,曾應友人元之演之邀,同遊太原祠。次年春天返返安陸不久,就移家東魯。下面所選《江夏行》,抒寫他對平民如商人婦的同情...
久旱逢甘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乾旱已久,喜得甘霖。比喻宿願得償,欣喜若狂。宋.洪邁《容齋四筆.卷八.得意失意詩》:「舊傳有詩四句,誦世人得意者云:『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掛名時。』」《孤本元明雜劇.勘金環.第四折》:「投至的見大人,便似撥雲見日,昏鏡重磨,久旱逢甘雨,病重遇良醫。」
出師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虛弱。  十一月,上言曰:「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待亡,孰與伐之?是故託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得偏全於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也,而議者謂為非計。今賊適疲於西,又務於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謹陳其事如左:  高帝明並日月,謀臣淵深,然涉險被創,危然後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謀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長計取勝,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
對答如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曰:「公殊未死。」膺曰:「如何?」融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向來公言未有善也,故知未死。」膺甚奇之。後與膺1>談論百家經史,應答如流,膺不能下之。 〔注解〕 (1) 膺:李膺(西元110∼169),字元禮,東漢潁川襄城(今河南省)人。桓帝時,為司隸校尉,當時太學生譽稱為「天下模楷李元禮」。凡為他所接納者,稱為「登龍門」。反對宦官專權,曾殺張朔,宦官畏懼。靈帝時,與竇武、陳蕃謀誅宦官,事敗被殺。
時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時世、時代。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時序》:「故知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繫乎時序。」元.秦𥳑夫《趙禮讓肥》第四折:「賢臣良將保鑾輿,正遇著得收成太平時序。」
知彼知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知己知彼」之典源,提供參考。 《孫子.謀攻》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1>;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2>;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注解〕 (1) 百戰不殆:每次作戰都沒有危險。殆,音ㄉㄞˋ,危險、不安。 (2) 一勝一負:即互有勝敗,勝、負的機率各占一半。
洞房花燭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婚的當天晚上。宋.洪邁《容齋四筆.卷八.得意失意詩》:「舊傳有詩四句,誦世人得意者云:『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掛名時。』」
應答如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曰:「公殊未死。」膺曰:「如何?」融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向來公言未有善也,故知未死。」膺甚奇之。後與膺1>談論百家經史,應答如流,膺不能下之。 〔注解〕 (1) 膺:李膺(西元110∼169),字元禮,東漢潁川襄城(今河南省)人。桓帝時,為司隸校尉,當時太學生譽稱為「天下模楷李元禮」。凡為他所接納者,稱為「登龍門」。反對宦官專權,曾殺張朔,宦官畏懼。靈帝時,與竇武、陳蕃謀誅宦官,事敗被殺。
應對如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曰:「公殊未死。」膺曰:「如何?」融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向來公言未有善也,故知未死。」膺甚奇之。後與膺1>談論百家經史,應答如流,膺不能下之。 〔注解〕 (1) 膺:李膺(西元110∼169),字元禮,東漢潁川襄城(今河南省)人。桓帝時,為司隸校尉,當時太學生譽稱為「天下模楷李元禮」。凡為他所接納者,稱為「登龍門」。反對宦官專權,曾殺張朔,宦官畏懼。靈帝時,與竇武、陳蕃謀誅宦官,事敗被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