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19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探幽窮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探索深奧幽微的道理。參見「探賾索隱」條。《晉書.卷五五.潘岳傳》:「抽演微言,啟發道真。探幽窮賾,溫故知新。」
精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地間的靈氣。《易經.繫辭上》:「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
好道安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安貧樂道」之典源,提供參考。 《文子.上仁》文子問:「仁義禮何以為薄於道德也?」老子曰:「為仁者必以哀樂論之,為義者必以取與明之。四海之內,哀樂不能遍;竭府庫之財貨,不足以贍萬民。故知不如修道而行德,因天地之性,萬物自正而天下贍,仁義因附。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德過其位者尊,祿過其德者凶。德貴无高,義取无多。不以德貴,竊位也。不以義取者,盜財也。聖人安貧樂道,不以欲1>傷生,不以利累己,故不違義而妄取2>。……」 〔注解〕 (1) 欲:欲望。 (2) 妄取:隨便拿取。
死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死亡及生存。《易經.繫辭上》:「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文選.李康.運命論》:「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物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物所給予人心的牽掛和負擔。《莊子.天道》:「故知天樂者,無天怨,無人非,無物累,無鬼責。」唐.杜甫〈發同谷縣〉詩:「奈何迫物累,一歲四行役。」
知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懂得修養品德。《論語.衛靈公》:「子曰:『由,知德者鮮矣。』」《文選.班固.東都賦》:「溫故知新已難,而知德者鮮矣。」
旁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曲盡其義。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原道》:「故知道沿聖以垂文,聖因文而明道,旁通而無滯,日用而不匱。」
富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財物豐厚。《荀子.富國》:「故知節用裕民,則必有仁義聖良之名,而且有富厚丘山之積矣。」
疾行無善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做事太過急躁,難免草率而不完善。《西京雜記》卷三:「枚皋文章敏疾,長卿制作淹遲,皆盡一時之譽。而長卿首尾溫麗,枚皋時有累句,故知疾行無善跡矣。」
新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