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6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輕車熟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駕輕就熟」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韓愈字退之,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導者,他主張「尊崇儒學,攘斥佛老」,反對繁采寡情的駢體文,提倡明道致用的散文寫作。得到當時知名文人柳宗元、劉禹錫、白居易、元稹等人的響應,終使唐代的古文運動蔚為風潮。除了在文體、思想方面的改革與貢獻,韓愈的作品內容豐富,形式多變,不但立論鮮明,語言平易,且取譬新穎,雖用古人的思想卻不引經據典,為古文創作另闢了一條新的途徑。處士石洪是韓愈的好友,他於元和五年,赴任河陽節度使烏公參謀,臨行前他擺設宴席於上東門外,與朋友們餞別。韓愈也參加了這次的宴會,並為了送別友人作了序。韓愈在文中寫道:「與處士談論古今的道理,就好像以四匹馬...
柳宗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773~819)字子厚,河東(今山西省永濟縣)人,故也稱為「柳河東」。唐代文學家。德宗貞元時進士,官至監察御史。後被貶為永州司馬,又貶柳州刺史,故也稱為「柳柳州」。為唐代古文運動主將,其詩文擅於刻劃山水,反映現實,風格清新峭拔。文集有《柳河東集》、《龍城錄》等。
古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唐宋文壇上古文運動所主張的先秦兩漢的文體。相對於駢文而言。清.方苞〈古文約選.序〉:「自魏、晉以後,藻繪之文興,至唐韓氏起八代之衰,然後學者以先秦、盛漢辯理論事質而不蕪者為古文。」參見「古文運動」條。
王禹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吃過東西以後的餘味,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覺得有意思。出處即是自此。風格評價:  王禹偁是宋初古文運動的先驅,亦是處於唐代韓愈、柳宗元與宋代歐陽脩、蘇軾等古文大家之間一位具有承先啟後的關鍵人物。  學術:主張宗經復古,傳道明心。古文宗法韓愈、柳宗元,詩學杜甫、白居易,位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導。王禹偁為宋代散文理論和新文風奠定了基礎。當初他對五代的浮華文風十分不滿,主張以韓愈和柳宗元為榜樣。他強調古文要「傳道明心」。可是他所指的「道」並非柳開所講的儒家道統之「道」,而是指民生和時弊,而他所謂的「心」只是指自己對政治的見...
奎星高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奎星,神話傳說中掌文運的神。「奎星高照」比喻考運好。如:「他今年奎星高照,參加高考順利上榜。」
流風餘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傳於後世的風俗韻致。明.張頤〈陳伯玉文集序〉:「有唐之興,文運漸啟,雖四傑四友稱美於時,然其流風餘韻漸染既久,未能悉除。」也作「流風遺韻」。
就熟駕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駕輕就熟」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韓愈字退之,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導者,他主張「尊崇儒學,攘斥佛老」,反對繁采寡情的駢體文,提倡明道致用的散文寫作。得到當時知名文人柳宗元、劉禹錫、白居易、元稹等人的響應,終使唐代的古文運動蔚為風潮。除了在文體、思想方面的改革與貢獻,韓愈的作品內容豐富,形式多變,不但立論鮮明,語言平易,且取譬新穎,雖用古人的思想卻不引經據典,為古文創作另闢了一條新的途徑。處士石洪是韓愈的好友,他於元和五年,赴任河陽節度使烏公參謀,臨行前他擺設宴席於上東門外,與朋友們餞別。韓愈也參加了這次的宴會,並為了送別友人作了序。韓愈在文中寫道:「與處士談論古今的道理,就好像以四匹馬...
文曲光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胡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胡適,原名嗣穈,學名洪騂,之後改名胡適,字適之,安徽省績溪縣人,現代著名學者。1910年赴美國留學,於康乃爾大學讀農科,後改讀文科,1914年前往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哲學,學習於杜威。1917年通過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考試返回中國。胡適提倡文學革命,曾發表〈文學改良芻議〉,提倡白話文運動,為新文化運動領袖之一。胡適著作豐富,在文、史、考據、教育、紅學等諸多領域皆有諸多著作。
白話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口語為基礎的書面語言。相對於文言文而言。為現今最普遍使用的文體。[例]胡適是近代推展白話文運動的代表人物。 △語體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