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位者將東西給下位者。如:「賞賜」、「欽賜」。
謙詞,用來稱別人對自己的恩惠的敬語。如:「受賜」、「賜教」、「賜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疾馳。《廣雅.釋詁》:「偈,疾也。」《詩經.檜風.匪風》:「匪風發兮,匪車偈兮。」《文選.宋玉.高唐賦》:「偈兮若駕駟馬,建羽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治理。《左傳.定公四年》:「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文選.王儉.褚淵碑文》:「公之登太階而尹天下,君子以為美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醜陋。《史記.卷六七.仲尼弟子傳.澹臺滅明傳》:「(澹臺滅明)狀貌甚惡,欲事孔子,孔子以為材薄。」《文選.謝靈運.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發都詩》:「良時不見遺,醜狀不成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戒備、整飭。《文選.曹植.應詔詩》:「命彼掌徒,肅我征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攀附以求進身。《文選.班固.答賓戲》:「商鞅挾三術以鑽孝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和暖。通「燠」。《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敘溫郁則寒谷成暄,論嚴苦則春叢零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知識。如:「見聞廣博」、「孤陋寡聞」。《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贊曰》:「此數公者,皆博物洽聞,通達古今,其言有補於世。」《文選.王襃.四子講德論》:「俚人不識,寡見尟聞。」
2.音訊、消息。如:「新聞」、「趣聞」。《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網羅天下放失舊聞,略考其行事,綜其終始。」《後漢書.卷四○.班彪傳上》:「彪乃繼採前史遺事,傍貫異聞,作後傳數十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收支相抵後所獲得的利益。《戰國策.秦策五》:「歸而謂父曰:『耕田之利幾倍?』曰:『十倍。』『珠玉之贏幾倍?』曰:『百倍。』」《文選.張衡.西京賦》:「鬻者兼贏,求者不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細碎的、微小的。《管子.地員》:「五沙之狀,粟焉如屑塵厲。」《文選.木華.海賦》:「崩雲屑雨,浤浤汩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