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6.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天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的邊際,指遙遠的地方。唐.李商隱〈涼思〉詩:「天涯占夢數,疑誤有新知。」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你道我為甚麼私離繡榻,──待和伊同走天涯。」
發現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鍵字5 參考資料 定義是教師能提供學生去發現的情境或結構,讓學生能從情境或結構中去直觀和分析思考發現新知的歷程。(註1) 類別以下介紹四種發現教學的設計方法: 1. 遊戲方法布魯納動作表徵、影像表徵和符號表徵的認知發展主張,認為人類的認知成長是從孩童時期的習慣性行動,經由想像有關形象的自由行動,到轉化行動和行動到語言表達(Bruner et al.,1967)。認知發展是讓學生在直觀思考中,發現者各種可能的問題解決途徑,當學生能從遊戲中產生有效能的驚奇,那麼在創作性活動中要突破問題癥結越有其可能性。遊戲中的快樂氣氛可以引...
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_knowledg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要學習者對相關事實進行再認或再現。 心理歷程陳述性知識要求的心理過程主要是記憶。陳述性知識的獲得是指新知識進入原有的命題網路,與原有知識形成聯繫。在學習的一般歷程中,獲得陳述性知識的過程,是學習者在進行精緻加工的同時,須對新資訊加以組織,將新命題與命題網絡中的有關命題聯繫起來並進行貯存的過程。此外,藉由啟動的擴展,可完成在陳述性知識的「提取」和「建構」。提取,是從檢索之線索向需要再現的命題擴展,取決於命題的激活;建構,是從檢索的線索向有關信息進行擴展。陳述性知識藉由資訊加工過程得以獲得。根據資訊加工過程,將學習區分為九個...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貧。一問臨邛令,如何待上賓。 廣陵遇孟九雲卿  雄藩本帝都,遊士多俊賢。夾河樹鬱鬱,華館千里連。  新知雖滿堂,中意頗未宣。忽逢翰林友,歡樂鬥酒前。  高文激頹波,四海靡不傳。西施且一笑,眾女安得妍。  明月滿淮海,哀鴻逝長天。所念京國遠,我來君欲還。 淮上遇洛陽李主簿  結茅臨古渡,臥見長淮流。窗裏人將老,門前樹已秋。  寒山獨過雁,暮雨遠來舟。日夕逢歸客,那能忘舊遊。 路逢崔、元二侍禦避馬見招,以詩見贈  一台稱二妙,歸路望行塵。俱是攀龍客,空為避馬人。  見招翻跼蹐,相問良殷勤。日日吟趨府,彈冠豈有因。 逢楊開府 ...
性別平等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先做人再做男人或女人]為中心思想. 主張溫和的推動兩性平權,希望喚起女性自覺[5] 1982 婦女新知雜誌社李元貞等人成立,承襲呂秀蓮 [先做人再做男人或女人]主張推動婦運.致力於 喚醒女性,建立和諧的兩性平等社會[6] 1987財團法人婦女新知基金會 影響眾多婦女團體繼之而起.訴求協助婦女就業.處理婦女婚姻.救援雛 妓.保護環境幫助婦女成長.參與社會活動等.注重實際行動,將台灣婦運帶向高潮,更受街頭運動影響,婦女團體亦走上街頭[7] 1987 ...
類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將類似的經驗,與新知的事物相比,從其相同或相似之處中,求得了解的推論方法。
前導組織體教學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提出之一個比學習材料具有較高抽象性、涵蓋性的介紹性材料(涂綺穗,1999)。」在學生學習新概念形成新知識時,首先會用自己既有的要領概念核對新概念,並試圖將其納入自己的認知結構之內,從而同化為自己的知識。因此,在學習新知識之前,如果能將新知識的主要概念提出,使之與學生既有的要領概念(先備知識)或認知結構相結合,就能使學習者將新學習中較分化、細節性的材料加以結合並記憶。(陳嘉陽...
蔣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畫的江山 聯合文學出版社出版; 出版日期2000/01/1524.(簡體書)藝術概論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 出版日期2000/01/0125.歡喜讚嘆 聯合文學出版社出版; 1999/06/0126.新傳說 蔣勳 聯合文學出版社出版; 1999/06/0127.美的沈思 雄獅美術出版社出版; 1998/10/0128.島嶼獨白 蔣勳 聯合文學出版社出版; 1997/01/0129.人與地 蔣勳 東潤(吳氏總經銷) 1995/10/1530.來日方長 月旦出版社出版; 1995/03/1531.到綠光咖啡屋,聽...
學習是以問題來刺激學習者之思考,提供學習者主動參與議題討論 之機會,並透過教學者之回饋與協助,以學習新知。偏重小組學習:問題導向學習偏重小組學習,團體內的成員必須彼此分享知識與分擔責任。Marsh 認為在問題導向學習的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以小組之形式,一起合作以進行真實問題之解決活動,透過此一歷程,學習者可獲取新知,並習得問題解決技巧、團隊領 導及溝通能力等。學習過程以對話為主軸:問題導向學習須透過小組對話方式以進行學習,因彼此的對話交流,進而產生學...
皮亞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知識形像化,成為一個概念模型。知識可以透過同化或順化來達成。同化(assimilating):將新知識和舊有知識類比,並作出關連。調適(順化)(accommodating):將舊知識的概念模型改變調適,以容納新的內容。平衡(equilibrium)這種形像化過程不會完全只有同化或順化的過程,而是兩者之間的一個平衡點。找出這個平衡點的過程就是平衡。平衡有三種:第一種平衡是同化和順化之間的聯繫。第二種平衡是個體基模中子系統的平衡。第三種平衡是一種調節個體部分知識與整體知識之間關係的平衡。雖然皮亞傑的理論有部份跟維高斯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