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詹姆斯一世時期復仇悲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劇類名。在英國詹姆斯一世(1603-1625)在位期間很受歡迎的一種戲劇類型,重視角色的戲劇性及其情感,而非註定的悲劇命運,並且對後世產生莫大的影響。劇中主角一定是多愁善感的,而情節常常影射並曲解某一教條,經常使用戲中戲的結構、或是不同場景但卻類似情節的手法。劇本結尾往往是幾乎每個人都因不同的緣由而死,只留下一個善良的角色來宣揚教條。例如:湯瑪斯米德頓(Thomas Middleton,約1580-1627)的劇作《女人要小心女人》(Women Beware Women,約1625),此劇現在仍然持續不斷上演,劇中在公爵的宴會上,伊莎貝拉(Isabella)淋到有毒的黃金雨、賈帝諾(Guar...
J. P. Mobley《Dictionary of Theatre and Drama Terms》.
繩紋時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橡實、核桃和植物的球根等。人們努力獲得足夠的食物,從而有空閒時間來磨製石器和燒制陶器。 日本的繩紋時期約自公元前9000年前開始,而且至少持續公元前300年。在日本早期歷史中,這是第一個,也是為時最長的文化。所謂「繩紋」的意思是指「繩索般的花紋」。約在公元前7000年左右,日本人首先在製作的陶器上繪製繩紋式圖案。在這段漫長的時期裡,日本人居住在建於海岸、河流入海口或是山腳下的小屋。這種小屋一半在地下,屋頂是由樹枝和樹葉搭蓋而成。沿海一代村民的主要...
冰河時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質上的一個時期,在新生代的第四紀,當時的氣候非常寒冷,大陸的大部分地區皆為冰川所覆蓋,稱為「冰河時期」。或簡稱為「冰河期」。
軍政時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父建國大綱所定建國程序的第一時期,是自革命軍事行動開始之日起,至一省全數之縣底定之日止,實行軍法之治,以黨救國。中心工作是建立革命武力,以掃蕩革命障礙;並宣傳三民主義以開化人心,促進國家統一。
訓政時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父建國大綱中所定建國程序的第二時期。主張在此時期內施行約法之治,及開始實行地方自治,並訓練人民行使政權,推行心理、倫理、社會、政治、經濟五種建設。
憲政時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父建國大綱所定建國程序的第三時期,實行憲法之治。此時中央政府完成五院之設,實行五權之治;並由立法院議定憲法草案,適時召集全國國民代表大會,以決定憲法之頒布。
奧古斯都時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羅馬皇帝奧古斯都在位時期(西元前27~西元14),此時期在學術上有很高的成就,因此後世以奧古斯都時期稱歷史上文藝發達的時期。如在英國史上,狹義的奧古斯都時期,是指安娜女王在位時期(西元1702~1714),廣義則指坡普生存的時代(西元1700~1750)。
動員戡亂時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三十六年七月,國民政府因共產黨的叛亂,下令動員戡亂,此後即稱為「動員戡亂時期」。至民國八十年五月,因局勢的變化,與兩岸關係的發展,乃由總統宣告動員戡亂時期的終止。
日據時期公學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據時期公學校(Common School Under Japanese Colonial Ruling Period)即為當時的小學,供台籍兒童就學。1895年5月清朝政府在甲午戰爭中失敗後被迫將台灣割讓給日本50年。日本佔據台灣的最初三年,深感語言隔閡為軍事行動和行政工作帶來的莫大不便,1895年7月12日在台北士林創辦了第一所學校—芝山岩學務部學堂。次年3月31日又在台北建立「總督府國語學校」,同時在全省各主要城市設置「國語傳習所」共14所。至1898年7月28日日本政府公佈「台灣公學校令」,將國語傳習所全部更改為...
德國威瑪共和時期中等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國威瑪共和時期中等教育,是指第一次大戰結束後至第三帝國(the Third reich)興起前,威瑪共和時期(1919~1933)德國的中等教育。該時期的中等教育是建基在一九二○年新設的四年制基礎學校(Grundschule)之上。此時期中等學校共分五類:(1)文科中學(Gymnasien)或稱大學預科,修業年限九年,主要課程包括有拉丁文、希臘文、德文、數學、歷史、地理、宗教及科學等科目;(2)文實中學(Realgymnasien),修業年限六年,是一種拉丁科學學校,主要課程包括有拉丁文、科學,希臘文為選修,不修希臘文者,則修現代語文;(3)高級實科中學(Oberrealschule),...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