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25.00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既往不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既往不追注音︰ㄐ|ˋ ㄨㄤˇ ㄅㄨˋ ㄓㄨㄟ漢語拼音︰jì wǎng bù zhuī釋義︰過去的事不用追究。見「既往不咎」條。 01.宋.邵雍〈秋懷〉詩三六首之三五:「既往不復追,未來尚可救。餘事不忍言,言之必成咎。」 參考詞語︰不咎既往注音︰ㄅㄨˋ ㄐ|ㄡˋ ㄐ|ˋ ㄨㄤˇ漢語拼音︰bù jiù jì wǎng釋義︰即「既往不咎」。見「既往不咎」條。 01.《明史.卷三一六.貴州土司列傳》:「令還侵地,不咎既往,已屬國家寬大。」 02.《清史稿.卷五二一.藩部列傳四.喀爾喀土謝圖汗部》:「爾等遵旨服罪,朕不咎既往,其應歸巴林人畜缺少之數,悉從寬免。」 參考詞語︰既往不究注音︰...
入不敷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寅吃卯糧反義:綽綽有餘辨似: 敷,音ㄈㄨ。足夠。不可寫作「付」。 「入不敷出」及「寅吃卯糧」都有收入不足的意思。 「入不敷出」側重收支無法平衡;「寅吃卯糧」側重已動用未來收入。 入不敷出 寅吃卯糧 辨似例句 ○ ㄨ 老王的收入微薄,又要養活一家五口,實在是~。 ㄨ ○ 她花錢毫無節制,經常~,連老本都快要花光了。
螳臂當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代魯國賢人顏闔很有才學,衛靈公聘他為太子的老師,但是太子仗著自己是未來的國君,不理會顏闔的管教,於是顏闔去請教衛國大夫蘧伯玉說:「如果放任太子為所欲為,未來國家就會遭殃,但是如果嚴格管教太子,又怕他懷恨在心,我該怎麼辦才好?」蘧伯玉為顏闔分析利弊,並打了這樣一個比喻:「你知道螳螂嗎?一隻螳螂站在車道中奮舉雙臂,想要阻擋行進中的車子,這是不知自己無法勝任,高估了自身的才能。你要警惕和謹慎啊!想要運用才學把太子教好,和螳螂想要擋下車子,其實是差不多的行為。」後來「螳臂當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不自量力。至於「螳臂當車」的「當」字讀音,有ㄉㄤ、ㄉㄤˇ二種說法:若貼緊典故原文「怒其...
敘事治療(narrative_therapy)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 治療歷程1. 治療特色:諮商師和個案一起合作為問題命名,並將之擬人化。尋找例外事件。想像期待的未來生活。在現實生活中找到願意傾聽的支持性聽眾。2. 治療階段:治療是循環歷程,非線性歷程。循環中有以下要素:(1) 問題故事轉移為問題的外化故事(2) 描繪問題的影響(3) 聆聽問題故事的成功經驗(4) 編寫新故事,並記錄成功證明。3. 治療目標:能以新的語言描述生命經驗。並將問題的想法、感受、行為發展出新意義。4. 治療角色:諮商師是催化員,是不知情(not knowing)的立場。幫助個案建立一個適合他的故事曲線。問...
朝秦暮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策士,周旋於各國之中,早上在秦國,晚上卻又到了楚國,為求生計四處遷徙飄蕩,根本無法掌握自己的動向,對未來既是茫然又是無奈。後來,「朝秦暮楚」這句成語從典源中摘出用來比喻人東飄西蕩,行蹤無定。
效標關聯效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問題。 種類1.同時效度:是指某測驗分數與同一時間的效標之間的相關程度。2.預測效度:是指測驗分數與未來效標之間的相關程度,它旨在根據目前的測驗,預測受測者未來在效標的表現。通常用於人事甄選與分類測驗。同時效度與預測效度有兩點不同:第一,取得效標時間不同。第二,測驗的目的不同。一般的成就測驗可以建立同時效度與預測效度,因為它可以同時作為評估受測者目前行為,以及預估未來行為表現...
痛定思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事後追憶以前所經歷的痛苦。含有記取教訓、警惕未來的意思。語本唐.韓愈〈與李翱書〉。[例]經過聯考落榜的打擊,使他痛定思痛,決心收起玩心努力用功。
褚士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歲退休專心做自己喜歡的事:寫小說,這是褚士瑩的人生階段性目標。現在褚士瑩正在為籌設緬甸的孤兒院忙碌,未來他希望能在40歲時存夠100萬美元退休,他說,買不起台北的房子,總可以買泰國的房子吧!問褚士瑩看到一些後進作家躍上螢幕,快速累積財富,100萬美元的目標垂手可得,會不會後悔當初的決定、心態上是否有點不平衡?褚士瑩回答,每個故事都有寓意,有時候會覺得不公平、或不平衡,但是不要忘記,故事還沒有結束。褚士瑩讓夢想起飛,從不間斷的旅行、也不間斷的寫作,他的故事正在精采上演。問他下一個夢想是什麼?他笑笑說,希望參與「一顆咖啡豆的...
裹足不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蕩寇志》第四二回:「兄長如此疑人,現在輔佐業已殘缺,未來豪傑,裹足不前,我梁山其孤危矣!」
l則在自我效能中加入判斷的概念,認為自我效能是判斷員工個人能力,運用激勵、認知資源和行動方式,以達成未來特定任務的績效。Bandura與Schunk認為自我效能是指有關個人在含有新奇、無法預測及壓力因素的情境下,能夠多有效的組織並執行必要行動的自我判斷。個人在面對重大決定時,是否有能力去面對問題並解決問題,且自我效能的信念高低會影響個人對行動的決策,使得逃避問題或是努力堅持的行為,皆有可能發生。Bandura更進一步闡述:人對於自己本身的效能信念會影響他們所做的選擇、他們的抱負,下多少心力在特定的任務上,以及面對困難及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