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7.92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希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心中的想望、期待。如:「他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希望。」
不謀而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治。十幾年來,人心思變,群雄並起,各處好漢未事先商量,就都以恢復漢室為號召。從這裡應該可以明顯看出,未來將會是誰統一天下。」班彪的這段話,其實就是告訴隗囂天下仍是屬於漢王朝,況且各路豪傑「咸稱劉氏,不謀而同辭」,這樣的形勢也是隗囂所不能阻擋的。後來「不謀而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事先未經商量,而意見、行為卻一致,出現「不謀而合」的書證如晉.干寶《搜神記》卷二:「二人之言,不謀而合。」即用以描述有二人各自傳述其所見之石子岡靈異現象,兩人並不相識,但所說的內容卻相吻合,干寶藉以強調此說的真實性。
生態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的在於教導個體適當的社會性行為,協助個體達成社會化。茲將生態評量的特徵歸納如下:1. 以學生目前及未來可能接觸的環境為評量範圍:以學生所生活的自然生態系統為主,包括學校、家庭、社區、工作場所和休閒娛樂。2. 個別化的評量過程:隨學生的生活時間和環境而改變內容和結果。3. 強調協助學生成功的適應:調整教學結構、提供支援系統,以增進學生的適應行為能力,促成學生的行為與生態環境達成平衡。4. 發揮學生的潛能:無論學生的優劣程度為何,只要給予學生適當的協助。學生在其生態中均能有適當的行為表現。 三、步驟生態評量的步驟分為領域、...
符應原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替資本主義的存在而實施的,他認為,大眾教育提供個人為適應資本主義社會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能,再者為培養未來勞動工人適合於資本主義社會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能,最後培養學生愛國情操及守法守分的習慣,使其確信信行社會制度是公平合理且完美的,以加強對國家的向心力。(註1) 符應理論根據包里斯對於國家教育的批評,他所評論的,就是那讓學生產生社會在製的符應理論,在美國教育中不只在於培養具備技術性及責任感的工作者,而且也在社會那些階級不平等的現象中尋求合理的藉口,例如對於那些處於低薪家庭的人們,便會以讀書不認真,未能認真工作,能力不足等理由...
有備無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段話來看,殷高宗真是得賢人之助,因為「有備無患」正是為政者首當注意的要務。例如我們今天,政府在風雨未來之前,先注意防洪、防颱;為了預防缺水,先作水資源儲備、調度等等。萬一事情發生時,才不會手忙腳亂,舉措失策,災害自然減少。這就是「有備無患」的精義所在,也是每個人當有的生活態度。這句成語常和「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等成語連用。
家庭發展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庭建立期男女雙方剛走入婚姻,此階段主要著重於新關係的適應、協調,並開始建立共同的家庭規則,同時開始替未來為人父母做準備。2.家庭擴展期此階段開始撫育子女,家庭關係從夫妻關係擴大到親子關係,開始學習與親子關係的建立、調整及適應。3.家庭收縮期此階段子女開始自力更生,步入中老年的夫妻重新調整及適應與家庭的關係,對於退休生活著手安排。 參考書目註1: 彭懷貞(1996)。婚姻與家庭。臺北:巨流。註2: 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臺北:空大。
歷史研究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歷史研究(historical research)係指有系統的搜集及客觀評鑑與過去發生之事件的資料,以考驗該事件之因、果或是趨勢,希望提出準確的描述與解釋,進而有助於解釋現況以及預測未來之一種歷程。目錄1 壹、特質與領域2 貳、歷史的科學性2.1 一、反面論點2.2 二、正面觀點3 参、史料來源3.1 一、主要史料3.2 二、次要史料4 肆、研究步驟4.1 一、界定研究問題4.2 二、蒐集與評鑑資料4.3 三、綜合資料4.4 四、分析、解釋及形成結論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壹、特質與領域歷史是人類有意義的成就紀錄,不單按...
脂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主要由碳、氫、氧三元素組成,有些並含有磷及氮。不溶於水,能為人體消化及吸收。亦可儲存於體內,作為未來熱能的來源。
統整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有基本之認識。 內容說明其實統整課程是一種使學童為終生學習而作準備的教育取向。「學校應視教育為發展未來二十一世紀所需之生活能力的過程」的信念支持著統整課程。一般而言,各方學者的「統整課程」定義皆含下列因素:學科的聯結、超越教科書的資料來源、概念間的關係、主題單元成為組織原則、彈性課表。甚至有些學者不再堅持統整課程的單一定義,而是視其為聯續體(continuum)(Vogt, 1997)。整體而言,統整課程是一種課程的組織,也是一種教育理念:其必須使知識與生活結合、學校與社會聯結,讓學生體認到學習的意義。統整課程的組織應...
心驚膽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敦煌變文《維摩詰經講經文》(據《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二》引)維摩髮籠離垢之繒,手柱(拄)弱梨之仗(杖),謂我言道:「彌勒:汝久居聖位,已出煩(樊)籠,三僧祇劫修行,百萬生中精進。福惠具足,種性尊高,六度已圓,十身備歷。所以世尊授仁者記,一生成佛。未委三生之中,何生得記,過去未來現在?若言過去,過去已滅;若言未來未來未至;若言現在,現在不住。況生住異滅,念念遷移,云何彌勒得授記乎?又莫是无生得受記也?若是無生得受記者,如無有生;若以如滅得受記者,如無有滅。真如不屬生滅,无去无來。又一切眾生,皆有真如。若彌勒得授記者,一切眾生,亦合得記。若過去得菩提,即是菩提无住相。若未來得菩提,未來之事有何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