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萌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事物開始進行、活動。[例]科學本土化的種子早在十幾年前就萌芽了。
透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疏忽,被人乘虛而入。《宋史.卷一九○.兵志四》:「私立賞罰,嚴於官府,分番巡邏,鋪屋相望,若透漏北賊及本土強盜不獲,其當番人皆有重罰。」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二折:「恐怕邊關透漏,央及家人奔驟。似箭穿著鴈口,沒個人敢咳嗽。」
鎖國政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逆和內戰。在清朝鴉片戰爭戰敗後,日本無法堅持鎖國制度,所以頒布「薪水給予令」,讓所有異國船在來到日本本土後禁止上陸,只是提供柴薪、食物和水後離開。1853年和1854年美國海軍軍官佩里(又作培理)分別率領五艘和七艘軍艦(日本方稱爲黑船)從浦戶和江戶灣登陸,並呈交美國總統的國書。(史稱「黑船來航」)在1854年的來訪中簽訂「日美和親條約」。1858年日本和美國簽訂「日美修好通商條約」和「安政條約」(美,荷,俄,英,法),鎖國告終。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安政條約英文關鍵字:Ansei treaties 出處P.S.胡懷/著。新...
立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站得住腳,生存下去。如:「想要立足在這個科學文明神速的時代裡,唯有不斷努力,不斷研究,不斷革新,才能達到。」
2.站在某種立場。如:「立足泰山之巔而小天下。」
向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玉山文學獎文學貢獻獎,2004年榮後台灣詩人獎,2007年台灣文學獎新詩金典獎,2009年教育部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等。 著作一、文學創作類詩集(1)《銀杏的仰望》。台北:故鄉出版社,1977。(2)《種籽》。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0。(3)《十行集》。台北:九歌出版社,1984。(4)《歲月》。台北:大地出版社,1985。(5)《土地的歌》(台語)。台北:自立晚報社,1985。(6)《四季》。台北:漢藝色研出版社,1986。(7)《心事》。台北:漢藝色研出版社,1987。(8)《在寬闊的土地上》。北京:人民文學出...
九年一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與欣賞他人及不同文化等、統整能力方面、民主素養方面:包括獨立思考、與人溝通、團隊合作、社會服務等、本土與國際意識方面、終身學習方面:包括主動探究、解決問題、資訊與語言之運用等。在九年一貫的課程中,學生要學的是那些可以在生活中活用的基本知識,而非只是理想化的理論。因此,學校本位課程的發展,亦是九年一貫課程的重點之一,學校本位課程指的是以學校本位特色,發展適合學生生活經驗的學習歷程,來建構有意義的學習環境。九年一貫課程強調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而非純粹知識記憶的結果,教學重心也會以能展現學生能力的教學與課程設計為主軸。為了...
著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致力、盡力。[例]鄉土作家往往著力於搜集本土風俗民情,作為創作資源。
洪醒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一日,因車禍去世,結束他三十三年短暫而璀璨的一生。 文學風格:醒夫的文學所處時代,正是戰後台灣文學本土自覺的關鍵年代。自六○年代末開始發表作品,因受當時台灣現代主義文風影響,他寫了許多存在主義小說的作品。但是此時他尚處於文學摸索階段,因此有許多不同風格的嘗試性作品,從他的早期作品到成熟期作品這段歷程,可窺知六○年代至七○年代台灣文壇的轉變軌跡。又從其與《後浪》詩刊同仁及當時青年詩刊的厥起,可看出自一九七二至一九七三年關傑明、唐文標所引起的現代詩論戰之後的詩壇現象。接著,從洪醒夫以農村寫實的小說之受文壇肯定,可見自一九七...
資訊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創作經驗與方向。【2-3-2】【3-2-2】【3-2-3】【4-3-6】2-2-9蒐集有關生活周遭本土文物或傳統藝術、生活藝術等藝文資料,並嘗試解釋其特色及背景。【1-2-1】3-3-12運用科技及各種方式蒐集、分類不同之藝文資訊,並養成習慣。【4-3-1】【4-3-3】【4-3-5】【4-3-6】【5-3-3】【5-3-4】1-4-2體察人群間各種情感的特質,設計關懷社會及自然環境的主題,運用適當的媒體與技法,傳達個人或團體情感與價值觀,發展獨特的表現。【1-2-1】【3-2-2】【3-2-3】【4-3-1】【4-3...
國立羅東高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目標。『安全健康』、『溫馨和諧』的校園環境。『人性化』、『多元化』的訓輔措施。『地球村的全球思考、本土行動、終身學習』 的國民。『精緻技職』、『升學與就業並重』、『專技 與通識兼修』的推展。 辦學目標一、『羅工青年』慎思明辨、術德兼備。二、『羅工學子』快樂學習、追求卓越。三、『羅工教師』專業自主、有教無類。四、『羅工職工』主動積極、求新求變。五、『羅工環境』美化綠化、怡情養性。六、『羅工設施』規劃完善、功能齊全。七、『羅工活動』以人為本、適性多元。八、『羅工校園』溫馨洋溢、友善和諧。 校徽 教學單位電機科電子科資訊科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