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物之最終處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廢物經前處理及中間處理後,仍會有殘存固體廢物,這時必須做最終處置。廢物最終處置可分為自然還原與回收再生。自然還原法包括陸域處置(衛生掩埋、露天置)與水域處置(衛生掩埋、水域置)兩種。露天置與海洋置會造成嚴重二次公害,不宜採用,故以掩埋法為主。掩埋法依地形特徵來分類,可分為陸域掩埋與海域掩埋兩種。而依掩埋廢物的種類,可將廢物最終處置法分類成:(1)安定掩埋法,係指一般事業廢物置於掩埋場,覆以土壤之處理方法。適用事業機構所產生玻璃屑、陶瓷屑、建築廢料等廢物。(2)衛生掩埋法,指將一般事業廢物掩埋於不透水材質或低滲水性土壤所構築,並設有滲出水、廢氣收集或處理設施及地下水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揚頹廢消極的想法,重新開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丟掉、拋。如:「在公共場所不可隨意丟紙屑。」
丟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狼狽敗逃的樣子。如:「敵軍中了埋伏,被打得丟盔甲,落荒而逃。」也作「丟盔卸甲」。
筆從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投筆從戎」。見「投筆從戎」條。
01.唐.張鷟《遊仙窟》:「兄及夫主,筆從戎,身死寇場,煢魂莫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於鬧市執行死刑,並將屍體置街頭示眾,稱為「市」。語本《禮記.王制》:「刑人於市,與眾之。」後用以代稱死罪。《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有敢偶語詩、書者市,以古非今者族。」《三國演義》第一一五回:「卒非撻妻之人,面非受刑之地,合當市。」
車保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是下象棋的術語。也比喻在緊要關頭,犧牲次要的而保全重要的。如:「總公司對失職人員一律懲處,並未車保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丟而不顧。《書經.皋陶謨》:「翕受敷施,九德咸事,俊乂在官」句下唐.孔穎達.正義:「使九德之人,皆得用事,事各盡其能,無所遺。」《三國演義》第九六回:「因此軍資什物,不曾遺。」
2.法律上指負有扶養的義務而不履行者,稱為「遺」。
瑕錄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瑕,玉上的斑點,借指過失。瑕錄用指不計較其缺點過失而加以任用。《後漢書.卷七四上.袁紹傳》:「廣羅英雄,瑕錄用。」《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聖朝赦罪責功,瑕錄用,推赤心於天下,安反側於萬物。」也作「瑕取用」。
成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有的主觀意見。如:「他們彼此捐成見後,成為莫逆之交。」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