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6.76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杜甫〈投簡成華兩縣諸子〉詩:「自然擲與時異,況乃疏頑臨事拙。」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年少呵輕遠別,情薄呵易擲。」
液體廢物處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液體廢物又稱汙水(sewage),概分為三類:以廚房、衛浴洗滌、一般生活用水為主之家庭汙水;工廠、事業單位排出廢液之工業汙水;以及畜牧業汙水。汙水通常由二途徑排除:一為稀釋法,直接排入水中,藉大量水體將汙水稀釋沖淡;一是灌溉法,排入土中,藉土壤吸收分解之。
  自然界水體如海洋、江河、湖泊等對少量排放的液體廢物具有自然淨化能力,廢物經稀釋、分解後水體仍能恢復潔淨。但工業社會大量的液體廢物若不加處理即予以排放於水體,則將遠超過水體自淨能力,致受到無法復原的嚴重汙染。同樣的,大量汙水排入土中,亦將造成土壤汙染。因此,為防制水汙染、土壤汙染對人體健康之危害,液體廢物處理普受重...
污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廢污泥是指在許多不同的淨化處理過程中被排除的污泥,而將進行進一步處理及處置。污泥產生的來源有初級沈澱池、最終沈澱池及其他一些二級處理,例如高率滴濾池、標準滴濾池、旋轉生物圓板、標準活性污泥等。而廢污泥的進一步處理及處置有重力式濃縮、溶解空氣浮除、離心式脫水、化學氧化、石灰穩定化、好氧消化、厭氧消化、化學調理、熱處理或調理、乾燥床、真空過濾、壓力過濾、水平濾帶過濾、土地利用、堆肥、熱乾燥、衛生掩埋、焚化、石灰固化、熱分解、濕式氧化等。污泥處理為利用濃縮、消化、脫水等方法使污泥達減量、安定、安全之效果。其目的有:(1)將污泥中水部份予以分離、減少容量,以利最後之置。(2)將有機物變為穩定...
絕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絕仁義,回復到人純樸的本性。是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老子》第一九章:「絕仁義,民復孝慈。」
舊圖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過去錯誤,重新找到正確的新方向。如:「他終於浪子回頭,舊圖新,不再留戀聲色場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丟。《新唐書.卷二一三.藩鎮淄青橫海列傳.程日華》:「馬瘠,士飢死,刺史不豪髮卹吾急,今刮地以去,吾等何望?」《里語徵實.卷上.一字徵實》引《避暑錄話》:「晏元獻平居不一紙,雖封皮亦十百為沓。」
2.不厭惡、不嫌。《三國演義》第三回:「公若不,布請拜為義父。」《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六:「便做道我姪不,姪媳婦定嫌憎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求上進,自我捨。如:「自暴自」。《孟子.離婁上》:「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者,不可與有為也。言非禮義,謂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也。」清.張爾岐〈辨志〉:「故人之漫無所志,安居飽食而已者,自者也。」
終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朝終軍年十八被選為博士弟子,西行入關時,拋通行憑證,示意不再出關復還的故事。見《漢書.卷六四下.終軍傳》。後比喻年少立志,求取功名。唐.杜甫〈七月一日題終明府水樓〉詩二首之二:「宓子彈琴邑宰日,終軍繻英妙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防守。如:「不到最後關頭,絕不輕言守。」
黃鐘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賢才不受重用。參見「黃鐘毀」條。《聊齋志異.卷一.葉生》:「君出餘緒,遂使孺子成名。然黃鐘長,奈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