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芸香科花屬,落葉有刺灌木或小喬木。高三~六公尺。奇數羽狀複葉,小葉五至九枚。花開於六、七月,為無梗的繖房花序。蒴果紅色或紫紅色,密布疣狀腺點,九、十月成熟,種子黑色。實與莖的外皮皆為香料,中醫上有散寒、燥溼、下氣、溫中,促進食慾的效果。也稱為「秦」、「蓁」、「川」、「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烘焙過的花和鹽碾碎製成的調味品。《全唐詩.卷八○六.寒山詩》:「蒸豚搵蒜醬,炙鴨點鹽。」《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煩你買一百錢爊肉,多討鹽。」
楚南氏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Hynobius sonani (Maki, 1922)
兩棲綱(Class Amphibia)
有尾目(Order Caudata)
小鯢科(Family Hynobiidae)
密點少棘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側扁,背緣隆起呈弧形,腹緣圓。頭中大,背面隆起。吻短鈍而唇厚,隨著成長而腫大。口小,端位,上頜突出於下頜;頜齒呈多行不規則細小尖錐齒。頤部具6孔,但無縱溝亦無鬚。鰓耙細短,第一鰓弓鰓耙數6-8+1+13-16。體被細小弱櫛鱗,側線完全。背鰭單一,中間缺刻不明顯,無前向棘,硬棘數IX-X,軟條數22-25;臀鰭基底短,鰭條數III+7;尾鰭幾近截平。幼魚體上半部暗褐至黑色,由3或更多的珍珠藍縱帶區隔,延伸至尾鰭,体下半部則為黃色,背及尾鰭黃色而具黑色斑駁或縱紋,所有斑紋隨著成長而碎裂成圓形斑;長成後,體呈藍灰色,體側散布鮮黃至金黃色斑點,頭部有時會形成線紋,背側斑點有時呈暗色,口部則散布...
蘭嶼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喬木;莖疏生刺;小枝無刺。小葉4-12對,對生,倒卵至橢圓形,長6-15 cm,全緣;小葉柄長7-13 mm。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年生肉質狀草本。株高6~20cm;莖被短毛,具稜,直立,基部根生分枝偃伏,再直立。單葉,3~4輪生,偶對生;倒卵形至圓形;長0﹒3~1cm,寬0﹒2~0﹒5cm;基部銳形,先端鈍圓;不明顯3出脈;兩面近光滑無毛。花兩性,穗狀花序,頂生,直立,長0﹒5~2cm;小花細小,無花被,由1小苞片包被;雄蕊2;子房1室。漿果卵狀球形,陷入在果軸之凹洞中。
台灣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Hynobius formosanus (Maki, 1922)
兩棲綱(Class Amphibia)
有尾目(Order Caudata)
小鯢科(Family Hynobiidae)
臺灣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台灣山魚吻肛長大約6公分,全長大約9公分。成體背部以深褐色或紅褐色為主,其上綴有黃褐色或金黃色之不規則花紋。前後肢皆為4趾。眼後可見一對腮腺,無外耳孔,體側肋間溝明顯。體表腺體發達,受驚擾時會分泌白色黏液,尾巴不會自割。夜行性,白天大多在石塊、腐木之下或土中休息,主要食物為鼠婦、步行蟲及蚯蚓等小型無脊椎動物。

斑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側扁,背緣隆起呈弧形,腹緣圓。頭中大,背面隆起。吻短鈍而唇厚,隨著成長而腫大。口小,端位,上頜突出於下頜;頜齒呈多行不規則細小尖錐齒。頤部具6孔,但無縱溝亦無鬚。鰓耙細短,第一鰓弓鰓耙數9-12+1+27-32。體被細小弱櫛鱗,側線完全,側線鱗數52-59。背鰭單一,中間缺刻不明顯,無前向棘,硬棘數XI-XII(大部分為XII),軟條數18-20;臀鰭基底短,鰭條數III+7;腹鰭末端延伸至肛門後;尾鰭幾近截平。幼魚體色和成魚差異極大,幼魚體呈褐色而有大型白色斑塊散布其中,隨著成長,身體顏色逐漸淡化,至成熟後變成全身灰色,愈近腹部體色愈淡,體側且密布黑褐色點。
紅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莖直立,高10-30cm,叢生,紅色,密生毛。葉對生或3片輪生,倒卵形,長 1.5-5 cm,先端鈍,基部銳尖至鈍,兩面密生毛,上表面綠,下表面灰,3 出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