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906.2489 ms
共 3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義憤填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憤填膺」係由「義憤」及「填膺」二語組合而成。
「義憤」見於《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列傳.序》,〈逸民列傳〉是記敘東漢時品行高節、隱居不仕的人,作者范曄在序中寫明為這些人立傳的原因。西漢末年時,王莽篡位,士人內心都充滿了「義憤」,卻無法表達出來,見到傳統文化被破壞殆盡,都不願再出來為國家盡力,紛紛隱居起來。即使後來漢光武帝禮聘他們,也不願意出仕,更不用說到了東漢中後期,小人當道的時候了。這種高尚的品行是值得為他們立傳的。
「義憤」是指士人見到漢室衰微,以致王莽有機可乘,奪取政權,心裡充滿了正義的憤怒。
「填膺」則見於唐.高適〈餞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嶺南〉詩,這是唐代的邊塞詩人高適替朋友餞別寫的一...
|
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於句末,相當於「兮」、「罷了」。《詩經.齊風.著》:「俟我於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瓊華乎而!」《論語.微子》:「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
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危殆、危險。《詩經.大雅.瞻卬》:「天之降罔,維其幾矣。」《漢書.卷一.高帝紀上》:「楚兵罷食盡,此天亡之時,不因其幾而遂取之,所謂養虎自遺患也。」
|
憤世嫉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明.倪謙《倪文僖集.卷二五.味澹對》:「彼莊、老玄虛,楊朱仁義,申、韓刑名,管、晏功利,蘇、張縱橫,范、蔡辯議,不韋《呂覽》,太公《史記》,以至憤世嫉俗,幽人狷士放言高論,殆千百計。」
|
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殆、大概,表示揣測。《禮記.檀弓上》:「吾今日其庶幾乎?」唐.柳宗元〈封建論〉:「勢之來,其生人之初乎!」
|
不學無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還是隱瞞下來。霍光死後,有人將此事密告皇帝,霍光的妻子便意圖謀反,被朝廷派兵圍捕,霍氏族人因此被誅殺殆盡。班固在《漢書》裡評論霍光,說他對漢室的功勞,雖然比古代的賢臣周公、伊尹還要大,但是「不學亡術」,未能精通書中的道理,用不適當的方法處理事情,所以隱瞞妻子的陰謀,並立了女兒為后,終於導致滅門的結局。「不學無術」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原用以指不知研習經典,並從中獲取經驗與知識,以致行為處事有所偏頗或錯誤;後則泛指人未經學習而沒有學問才幹。
|
實事求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事求是」是東漢班固在《漢書》裡用來形容河間獻王劉德的話。劉德是西漢景帝的第三個兒子,被封為河間王,卒謚獻,故後人稱之為河間獻王。據史書記載,秦始皇焚書後,古代書籍幾乎毀滅殆盡,劉德經常派人向民間訪求,因此蒐集到不少先秦時代的珍貴古書,與朝廷藏書量不相上下。他尊崇儒術,勤於修習禮樂,治學嚴謹,所以班固稱許他道:「修古好學,實事求是。」到了唐代,學者顏師古曾注解「實事求是」說:「務得事實,每求真是也。」由此,我們知道,劉德在做學問時,必定依據掌握到的事實為根據,以獲取正確的結論。後來「實事求是」演變為成語,就用來指做事切實,加求真確。。
|
天馬行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才思敏捷豪放,文筆超逸脫俗。元.劉廷振〈薩天錫詩集序〉:「其所以神化而超出於眾表者,殆猶天馬行空,而步驟不凡。」
|
貽笑大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見笑大方注音︰ㄐ|ㄢˋ ㄒ|ㄠˋ ㄉㄚˋ ㄈㄤ漢語拼音︰jiàn xiào dà fāng釋義︰猶「貽笑大方」。見「貽笑大方」條。
01.《莊子.秋水》:「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源)
02.清.李重華《貞一齋詩說》:「若臨習尚未成家,妄意造為拙筆,未有不見笑大方。」
|
流連忘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王韜《淞濱瑣話.卷五.樂國紀游》:「樂極生悲,知止不殆。若流連忘返,終墮迷津。」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