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4.00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英雄無用武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先主至於夏口。亮曰:「事急矣,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時權擁軍在柴桑,觀望成敗,亮說權曰:「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據有江東,劉豫州亦收眾漢南,與曹操並爭天下。今操1>芟夷大難2>,略已平矣,遂破荊州3>,威震四海。英雄無所用武,故豫州4>遁逃至此。將軍量力而處之:若能以吳、越5>之眾,與中國6>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不能當7>,何不案兵8>束甲,北面9>而事之!今將軍外託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計,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權曰:「苟如君言,劉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橫,齊之壯士耳,猶守義不辱,況劉豫州王室之冑,英才蓋世,眾士慕仰,若水之歸海,若事之不濟,此乃...
自作自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天堂過著快樂的生活,但母親卻在地獄受苦。目連看到母親每天遭受地獄的酷刑,非常心痛不捨,趕緊去向佛祖求救。佛祖說:「你母親生前過度宰殺生靈,又對佛門不敬,罪孽深重,自作自受,怨不得別人。」目連不斷地向佛祖求請,希望能盡自己的力量救母親脫離苦海。佛祖被目連的孝心感動,最後還是幫助他,使他母親解脫升天。在佛經裡,佛祖用「自作自受」來表示目連的母親因為生前不做好事,就必須承擔下阿鼻地獄的痛苦。「自作自受」這句成語就是指自己做錯事,由自己承擔不良後果。
冠蓋相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使者往來不絕。《戰國策.魏策四》:「齊楚約而欲攻魏,魏使人求救於秦,冠蓋相望,秦救不出。」也作「冠蓋相屬」。
因人成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天野心勃勃的秦國突然派兵圍住趙國的都城邯鄲,趙王深感實力薄弱,無法抵抗秦,於是命令平原君前往楚國請求救兵。平原君便領二十名隨從官員到楚國與楚王談判,可是從早晨一直談到中午,卻仍無結果。隨員中有一位名叫毛遂的人,便上前參加談判,他用手按劍沿石階而上,說:「趙楚聯合擊退秦國的利害關係,是非常明白的,怎麼大王從早晨到正午還做不出決定,這是為什麼呢?」楚王聽了非常不快,責他不應該插嘴。毛遂按著劍說:「大王責我,乃是以為楚國人多,但我現在十步之內便可殺你,使你不能再做楚王,你的性命全操在我手上,……以楚國的強盛,與秦國的白起一戰...
人權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主法治的精神。1-1-3討論、分享生活中不公平、不合理、違反規則、健康受到傷害等經驗,並知道如何尋求救助的管道。1-1-4說出自己對一個美好世界的想法。1-2-1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1-2-2知道人權是普遍的、不容剝奪的,並能關心弱勢。1-2-3說出權利與個人責任的關係,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1-2-4舉例說明生活上違反人權的事件,並討論發生的原因。1-2-5察覺並避免個人偏見與歧視態度或行為的產生。1-3-1表達個人的基本權利,並瞭解人權與社會責任的關係。1-3-2理解規則之制定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
三寸之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三寸不爛之舌」之典源,提供參考。 ◎1《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秦之圍邯鄲,趙使平原君求救,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勝,則善矣。文不能取勝,則歃血於華屋之下,必得定從而還。士不外索,取於食客門下足矣。」得十九人,餘無可取者,無以滿二十人。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於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平原君1>已定從2>而歸,歸至於趙,曰:「勝不敢復相3>士。勝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數,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於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4>。毛先...
秦庭之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吳國入侵楚國,楚臣申包胥向秦國乞援,在秦國朝廷倚牆而哭,歷七日夜,終於感動秦君出兵救援。見《左傳.定公四年》。後用以指向異國哀求救援,或哀求別人幫助。南朝梁.庾信〈哀江南賦〉:「鬼同曹社之謀,人有秦庭之哭。」
穎脫而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脫穎而出」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秦之圍邯鄲,趙使平原君求救,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勝,則善矣。文不能取勝,則歃血於華屋之下,必得定從而還。士不外索,取於食客門下足矣。」得十九人,餘無可取者,無以滿二十人。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於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處勝之門下幾年於此矣?」毛遂曰:「三年於此矣。」平原君1>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2>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
如雷灌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如雷貫耳」之典源,提供參考。 ※元.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某乃秦昭公是也。昔年我父穆公因與楚窗u窒芊A世為鄰好。近因吳國有一口寶劍飛入楚國,那吳王屢次索劍,楚王只不肯還,以此惹動刀兵,幾至滅國。有楚大夫申包胥前來借兵求救,某堅意不允,不意包胥在驛亭中,依牆而哭,七晝夜不絕,遂將郵亭哭倒,我想此人真烈士也。……〔申包胥做見科云〕俺楚王懸望大國救兵,不啻饑渴,大王怎生不念親好,忍坐視乎?〔秦昭公云〕大夫,因你日夜號哭,忠烈動人,某今借與你十萬雄兵,命姬輦為帥,即日救楚。……某乃姬輦是也,官封大將軍之職,主公呼喚,不知有甚差遣?令人報復去,道是俺姬輦來了也。〔卒子報科云〕姬輦到。〔姬輦...
信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以傳遞消息或命令的聲音、動作、電波等。[例]SOS是國際通用的求救信號。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