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7.58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把彎曲的物體弄成直的。《荀子.性惡》:「故枸木必將待檃栝矯然後直。」《漢書.卷六四.嚴安傳》:「今天下鍛甲摩劍,矯箭控弦。」
兄弟鬩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小雅.常棣》兄弟鬩1>于牆,外禦其務2>。每有良朋,3>也無戎。 〔注解〕 (1) 鬩:音ㄒ|ˋ,互相爭訟。 (2) 務:通「侮」,欺凌。 (3) :通「陳」,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豬,家畜之一。《詩經.小雅.漸漸之石》:「有豕白蹢,涉波矣。」漢.毛亨.傳:「豕,豬也。」
小心翼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是現存最早的詩歌總集,非一時一地一人之作,主要是採集從周初至春秋中葉的歌謠作品和宗廟樂章而成,共三百零五篇,分為風、雅、頌三大類,為文學詩歌總集之祖。〈大雅.大明〉篇是在歌頌周文王,他非常的恭敬謹慎,以虔敬的心和美好的德行來事奉上帝,因此得到了許多的福祿。行動舉止中,不違背應有的德行,他的美德因此彰顯,四方的諸侯國都來歸附。典源又見《詩經.大雅.民》。內容則是表述仲山甫的德行,小心恭謹,效法古訓,具有良好的儀容風度。因此天子賦予他重責大任,頒布命令於四方。後來詩中的「小心翼翼」演變為成語,用來形容舉止十分謹慎,不敢懈怠疏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補救、彌補。《詩經.大雅.民》:「袞職有闕,維仲山甫補之。」漢.毛亨.傳:「仲山甫補之,善補過也。」漢.鼂錯〈賢良文學對策〉:「救主之失,補主之過,揚主之美,明主之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詩經.大雅.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詩經.邶風.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轉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用於句中,無義。《詩經.大雅.文王有聲》:「無思不服,皇王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聲說話、喧譁。《說文解字.夨部》:「吳,大言也。」清.段玉裁.注:「大言即謂譁也。」《詩經.魯頌.泮水》:「皇皇,不吳不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欺凌。如:「欺侮」、「侮辱」。《詩經.大雅.民》:「不侮矜寡,不畏彊禦。」《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烹煮。《詩經.召南.采蘋》:「于以湘之,維錡及釜。」宋.蘇軾〈元修菜〉詩:「之復湘之,香色蔚其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