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柔懦寡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消耗財物的國家,可能滅亡。講求祭祀鬼神、迷信卜筮的國家,可能滅亡。可以用權勢謀求官職,可以用賄賂取得爵祿的國家,可能滅亡。處事遲緩而無成就,行事柔弱而缺乏果斷,喜好與憎惡都無法決定,沒有堅固立場的國家,可能滅亡。後來「優柔寡斷」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柔茹而寡斷」演變而出,形容行事猶豫,不能當機立斷。
秕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秕子和米糠。比喻煩瑣或無價值的事物。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省事》:「守門詣闕,獻書言計,率多空薄,高自矜夸,無經略之大體,咸秕糠之微事。」唐.杜佑〈杜城郊居王處士鑿山引泉記〉:「棲遲衡茅,秕糠爵祿。」也作「糠秕」。
墨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牛伐魯,未成功。越王邀墨子作官,並許以五百里封地。他以"聽吾言,用我道"為前往條件,而不計較封地與爵祿,目的是為了實現他的政治抱負和主張。 墨子哲學思想  墨子哲學思想的主要貢獻是在認識論方面。他以"耳目之實"的直接感覺經驗為認識的唯一來源,他認為,判斷事物的有與無,不能憑個人的臆想,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所聽到的為依據。墨子從這一樸素唯物主義經驗論出發,提出了檢驗認識真偽的標準,即三表:"上本之於古者聖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廢(發)以為刑政,觀其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子把"事"、"實"、"利"綜合起來,...
懷才不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人薦拔他,分明是一條神龍困于泥淖之中,飛騰不得。眼見別人才學萬倍不如他的,一個個出身通顯,享用爵祿1>,偏則自家懷才不遇,每日鬱鬱自嘆道:「時也,運也,命也。」一生掙得一副好酒量,悶來時只是飲酒,盡醉方休。 〔注解〕 (1) 爵祿:爵位與俸祿。
退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雇任者因年長、服務到達應有年資、個人規劃等原因,退離所任職的工作。《儒林外史》第八回:「我本無宦情。南昌待罪數年,也不曾做得一些事業,虛糜朝廷爵祿,不如退休了好。」
神工鬼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鬼斧神工」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達生》梓慶1>削木為鐻2>,鐻成,見者驚猶鬼神。魯侯見而問焉,曰:「子何術以為焉?」對曰:「臣工人,何術之有!雖然,有一焉。臣將為鐻,未嘗敢以耗氣也,必齊以靜心。齊三日,而不敢懷慶賞爵祿;齊五日,不敢懷非譽巧拙;齊七日,輒然忘吾有四枝形體也。當是時也,无公朝,其巧專而外骨消;然後入山林,觀天性;形軀至矣,然後成見鐻,然後加手焉;不然則已。則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與!」 〔注解〕 (1) 梓慶:魯國大匠,名慶。梓,製作木器的工匠。古人常以職業或專長冠於名字之上,如卜偃、盜跖。 (2) 鐻:音ㄐㄩˋ。一種樂器。形似鐘,初為木製,後改用銅...
封侯拜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封為諸侯,拜作宰相。形容位高權重。如:「古時候,在戰場上屢戰屢勝的將軍,一定封侯拜相。」
利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利益與爵祿。如:「大部分人成天爭的是啥?無非就是功名利祿。」《禮記.坊記》:「利祿先死者,而後生者,則民不偝。」宋.歐陽修〈朋黨論〉:「小人所好者利祿也,所貪者貨財也。」
柔茹寡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消耗財物的國家,可能滅亡。講求祭祀鬼神、迷信卜筮的國家,可能滅亡。可以用權勢謀求官職,可以用賄賂取得爵祿的國家,可能滅亡。處事遲緩而無成就,行事柔弱而缺乏果斷,喜好與憎惡都無法決定,沒有堅固立場的國家,可能滅亡。後來「優柔寡斷」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柔茹而寡斷」演變而出,形容行事猶豫,不能當機立斷。
抱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戰國齊宣王欲任用顏斶,顏斶辭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則破焉;非弗寶貴矣,然太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選則祿焉;非不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願得歸,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見《戰國策.齊策四》。後比喻保持本有質樸淡泊的天性,不受爵祿誘惑。漢.蔡邕〈釋誨〉:「僕不能參跡于若人,故抱璞而優游。」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