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盡所欲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暢所欲言」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黃庭堅〈與王周彥長書〉(據《豫章先生遺文.卷三》引)七月戊辰某敬報周彥賢良足下:成都呂元鈞,某之故人也。解梓州而遇諸途,能道榮川土地風氣之常。嘗問之曰:「亦有人焉?」元鈞曰:「里人王周彥者,讀書好學而有高行。……」其地與蠻夷唇齒,其俗以奔薄相尚,尊爵祿而貴衣冠,乃有周彥者,其古人之流乎!豈不卓然獨立於一世哉?……周彥1>其稽2>孔、孟之學3>而學其文,則文質彬彬4>,誠乎自得於天者矣!異日,將以我為知言也。紙窮不能盡所欲言,惟高明裁5>。 〔注解〕 (1) 周彥:王周彥,宋朝人,與黃庭堅相善,生卒年不詳。 (2) 稽:音ㄐ|,考證、考核、查考。...
長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漢代官員享有六百石以上的爵祿稱為「長吏」。《漢書.卷五.景帝紀》:「吏六六百石以上,皆長吏也。」亦用來指縣吏。《漢書.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縣令、長,……,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為長吏。」
糞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穢濁的泥土。比喻沒有價值的東西。《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漢.王充《論衡.非韓》:「利欲不存於心,則視爵祿猶糞土矣。」
酷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酷虐殘暴的刑罰。《史記.卷八七.李斯傳.太史公曰》:「持爵祿之重,阿順苟合,嚴威酷刑。」
受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周代諸侯接受天子分封爵祿領地。後世引申為接受皇帝的賞賜。如:「漢代張騫因出使西域有功,而受封為博望侯。」宋.歐陽修〈瀧岡阡表〉:「而賜爵受封,顯榮褒大。」
矯言偽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矯飾虛偽的言論行為。《莊子.盜跖》:「矯言偽行,以迷惑天下之主。」宋.秦觀〈論議下〉:「矯言偽行之人,弊車羸馬,竄伏巖穴,以幸上之爵祿。」
立命安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安身立命」之典源,提供參考。 1、「安身」:《呂氏春秋.有始覽.諭大》燕雀爭善處於一室之下,子母相哺也。姁姁焉相樂也,自以為安矣。灶突決則火上焚棟,燕雀顏色不變,是何也?乃不知禍之將及己也。為人臣免於燕雀之智者寡矣。夫為人臣者,進其爵祿富貴,父子兄弟相與比周於一國,姁姁焉相樂也,以危其社稷,其為灶突近也,而終不知也,其與燕雀之智不異矣。故曰:「天下大亂,無有安國;一國盡亂,無有安家;一家皆亂,無有安身。」此之謂也。
室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宗族。《楚辭.屈原.大招》:「室家盈廷,爵祿盛只。」《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故絕賓客之知,亡室家之業,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
利祿薰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智被貪圖利益與爵祿的念頭蒙蔽。如:「再怎麼利祿薰心,也不能六親不認!」
三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三年。《禮記.曲禮下》:「去國三世,爵祿有列於朝,出入有詔於國。」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