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31.2515 ms
共 1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鼓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鼓舞、激勵。《福惠全書.卷六.錢穀部.戶頭總催說》:「花紅鼓樂,分別獎賞,以鼓勵其餘。」
|
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獎賞。《新唐書.卷一六二.呂元膺傳》:「請明枉直,以顯褒懲。」
|
幼兒行為改變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產生反效果,如小偷屢次得逞,便由大偷而成大盜;又如小孩好哭,逐步養成以哭為威脅取食的手段。正增強作用獎賞是教育上的金科玉律,守規矩的學生會得到鼓勵,所以更樂於守規矩。小女兒跟媽媽到超市買東西,表現順從與合作,媽媽說:「你很乖,去買乖乖吃」,以此經驗,類推到下回再到超市或上街購物的同樣表現。正增強作用對不正常的人也有效。有一植物性白痴,躺在床上十八年未學任何動作,實驗以甜牛奶注入口中,仍可訓練舉右手垂直。另一強壯白痴,以口香糖為增強物,訓練吞食藥丸。都是成功的例子。負增強作用負增強是一種威脅,但尚未執行;若不當行為一發生,...
|
代幣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2) 代幣制度中的供需法則 在代幣制度中的供需法則,「供給」指的是伴隨代幣而來的社會性價值、實質獎賞與增強物,而「需求」則為學生對該項獎賞、增強物的需求慾望。運用代幣制度時應針對供需法則的注意事項如下:教師在進行代幣制度時,可以事先透過增強物種類的問卷調查,敏於察覺學生對增強物的需求,藉以提供適時適量的獎賞供給。倘若學生手頭的代幣數量有過多的情形,應該藉由競標
|
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行為。第四、行為改變(或行為潛力)是「經驗」或練習的結果。第五、該經驗或練習須予以增強,即僅是獲致獎賞的那些反應才會學得。(註1) 結論我們使用的「獎賞」和「增強」兩詞是同義字,通常必須是指著有機體需要的東西。在巴夫洛夫的實驗研究中,增強物被視為任何非制約刺激,即指可由有機體引出自然和自動反應的任何刺激而言,在巴夫洛夫的研究中像溫和的酸或電擊等被用來當作非制約刺激,並不是不平凡的刺激;正確的說法,應稱此等刺激為增強物,但是很難將它們視為
|
小組遊戲比賽法(TGT)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的積分,再將每一個人所得分數加總合計為團體分數,來決定小組的優勝順序,獲得高點數之小組將接受表揚或獎賞。小組遊戲競賽法之遊戲規則,可由師生依班級特點共同討論決定,加以靈活運用。目錄1 壹、準備活動2 貳、教學流程2.1 一、全班授課2.2 二、分組學習2.3 三、學習競賽2.4 四、學習表揚3 參考書目 壹、準備活動TGT的準備活動包含準備教材、學生分組以及分配競賽桌:1.準備教材:包含準備作業單、測驗卷、觀察表和競賽規則,以利教學實施。2.學生分組:合作學習採異質分組,將不同能力、性別的學生分配到小組中,鼓勵彼此協助...
|
獎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獎賞提拔。如:「獎掖後進」。
|
班度拉(Bandura)自我調節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生,通常較可能建立切和實際的標準。三、自我酬賞由學生自我要求自身,達到某一特定預設之標準後給予自己獎賞,反之,則給予自己懲罰。通常而言,行為心理學家認為立即的物在酬賞通常較為有效。四、自我調節此指之自我調節係為行為在日常生活情境中由自我控制下表現出來,此時對行為者本身而表現之行為即為一種酬賞。此時教師則不再需監督調節,而由學生自制,此狀態為教師與學生共同追求的目標。(註2) 參考書目註1: 廖鳳池、陳美芳、胡致芬、王淑敏、黃宜敏編譯(1991),教育心理學,台北:心理。註2: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
不無小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彌補作用雖然不大,但是多少有些幫助。《文明小史》第一四回:「後來瞧見上海出的報紙,曉得上海有個求志書院,寧波有個辨志文會,膏火獎賞,著實豐富,倘能一年考上幾個超等,拿來津貼津貼,倒也不無小補。」
|
漂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精彩、出色。如:「你這件事做得很漂亮,老闆會獎賞你的。」《文明小史》第二八回:「你看我這大哥,說的話何等漂亮。」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