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明察秋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纏子》(據《文選.卷四五.設論.班固.答賓戲》李善注引)1>董無心2>曰:「離婁3>之目,察秋毫4>之末於百步之外,可謂明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孟子.梁惠王上》。 (2) 董無心:東周戰國人,生卒年不詳,著有《董子》一卷。 (3) 離婁:人名。黃帝時人,生卒年不詳。相傳能視百步之外,見秋毫之末。 (4) 秋毫:鳥獸在秋天新長的細毛。後用以比喻細微的事物。〔參考資料〕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曰:「有復於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曰:「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文選.班固.幽通賦》:「渾元運物,流不處兮。」唐.秦韜玉〈紫騮馬〉詩:「臕大宜懸銀壓胯,力渾欺卻玉銜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接受。《文選.班固.東京賦》:「天子受四海之圖籍,膺萬國之貢珍。」
投筆從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筆研8>間乎!」 〔注解〕 (1) 班超:西元32∼102,字仲升,東漢右扶風平陵人。班彪之子,班固之弟。明帝時出使西域,平服五十餘國,被任命為西域都護,又以軍功封為定遠侯。 (2) 扶風安陵:東漢右扶風安陵縣,地約在今陝西省咸陽縣東二十里。 (3) 徐令:徐縣縣令,班彪之官職。徐,指臨淮郡徐縣,約在今安徽省盱眙縣西北八十里。 (4) 彪:班彪(西元3∼54),字叔皮,東漢扶風安陵人。才高好著述,繼司馬遷《史記》作西漢史六十五篇,未完而歿,後由子班固及女班昭繼續完成,即今《漢書》。 (5) 輟業:指停止抄書工作。 (6) 傅介子:生卒不詳。西漢北地義渠道人。昭帝時出使大宛,降服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文選.班固.西都賦》:「歷十二之延祚,故窮泰而極侈。」晉.左思〈嬌女詩〉:「從容好趙舞,延袖像飛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包羅。《文選.班固.西都賦》:「罘網連紘,籠山絡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彰顯。《禮記.中庸》:「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辨騷》:「班固以為露才揚己,忿懟沉江。」
5.掀起。《楚辭.屈原.漁父》:「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文選.班固.西都賦》:「揚波濤於碣石,激神岳之嶈嶈。」
上行下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漢.班固《白虎通.卷七.三教》:「上為之,下效之。」在上位的人怎麼做,下面的人就起而效法。《舊唐書.卷一九○.文苑傳中.賈曾傳》:「上行下效,淫俗將成,敗國亂人,實由茲起。」唐.司空圖〈華帥許國公德政碑〉:「既忠既孝,上行下效;靡剛靡柔,惟王之教。」
川流不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語.子罕》1>子在川上曰:「逝者2>如斯3>夫!不舍4>晝夜。」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後漢書.卷五二.崔駰列傳》。 (2) 逝者:指逝去的時光。 (3) 斯:指河水。 (4) 舍:放棄。通「捨」。〔參考資料〕 《後漢書.卷五二.崔駰傳》少游太學,與班固、傅毅同時齊名。常以典籍為業,未遑仕進之事。時人或譏其太玄靜,將以後名失實。駰擬楊雄〈解嘲〉,作〈達旨〉以荅焉。其辭曰:……今聖上之育斯人也,樸以皇質,雕以唐文。六合怡怡,比屋為仁。壹天下之眾異,齊品類之萬殊。參差同量,坏冶一陶。群生得理,庶績其凝。……方斯之際,處士山積,學者川流,衣裳被宇,冠蓋雲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線微弱的。《文選.班固.答賓戲》:「守窔奧之熒燭,未仰天庭而睹白日也。」唐.李善.注:「熒,小光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