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寬舒、舒展、身心愉悅。《淮南子.精神》:「今夫繇者,揭钁臿,負籠土,鹽汗交流,喘息薄喉,當此之時,得茠越下,則脫然而喜矣。」漢.高誘.注:「脫,舒也。言繇人之得小休息,則氣得舒,故喜也。」
深謀遠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足以突顯秦王治國的重大過失。另外,在賈誼《新書.卷一.過秦下》中亦見此語。其內容論及秦之衰敗時云:「當此時也,世非無深謀遠慮知化之士也」,但因秦王暴虐無道,堵塞了忠諫之途,致使「三主之惑,終身不悟」,終於讓秦走上敗亡。後來「深謀遠慮」演變為成語, 指計畫周密而慮事深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的相反詞:(1)指距離或長度小。如:「短刀」、「短裙」。(2)指時間少。如:「晝長夜短」。《書經.堯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3)指才氣少。如:「短才」。《晉書.卷六二.劉琨傳》:「以臣愚短,當此至難,憂如循環,不遑寢食。」
王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句看似平淡,但細細品味,其中包含了無限深意。「君言不得意」,既是朋友歸山的原因,其中也有作者的感慨。當此之時,對友人任何安慰的語言都顯得那麼拙笨與多餘,惟有悵望天上自由舒捲的白雲而仰天長嘆了。這無言之言,遠勝萬語千言,而這種比興寄託的手法,深得詩中三昧,並蘊含了不盡之餘昧。            鍾惺在【唐詩歸】中評這兩句詩說:「感慨寄託,盡此十字,蘊藉不覺,深味之,知右丞非一意清寂,無心用世之人。」。《鹿柴》(輞川集第五首)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
樗櫟庸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平庸無用之材,或自謙才能低下。唐.楊烱〈隰州縣令李公墓誌銘〉:「烱樗櫟庸材,瓶筲小器,仰惟先友,叨雅契於金環。」《三國演義》第三六回:「庶曰:『某樗櫟庸材,何敢當此重譽。』」
縱虎歸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八旗通志.卷一九九.人物志.大臣傳.楊文乾》:「孔毓珣於緝捕盜賊甚為盡力,彼擒之,汝縱之,恐汝難當此論。縱虎歸山,豈為仁政?此等作為,非積陰功,乃大壞德行事也。」
體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設身處地為人著想,給以諒解。《梁書.卷一.武帝本紀上》:「徒守愿節,終隔體諒。群后百司,重茲敦獎,勉茲厚顏,當此休祚。」《紅樓夢》第六八回:「少不得嫂子要體諒我。還要嫂子轉替哥哥說了,先把這官司按下去才好。」
各自為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晉.袁宏《後漢紀》卷八:「當此之時,虜述矯號於益州,隗囂擁兵於隴、冀,豪傑盱睢,各自為政。」
改弦更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元史.卷一八六.陳祖仁列傳》:「陛下寬仁涵育,皇太子賢明英斷,當此之時,宜審其輕重強弱,改弦更張,而撫軍諸官,亦宜以公天下為心,審時制宜。」
偃武修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偃武行文,不復用兵乎?」 02.《資治通鑑.卷二八.漢紀二○.元帝初元二年》:「孝文皇帝偃武行文,當此之時,斷獄數百,賦役輕簡。」 參考詞語︰偃武興文注音︰|ㄢˇ ㄨˇ ㄒ|ㄥ ㄨㄣˊ漢語拼音︰yǎn wǔ xīng wén釋義︰猶「偃武修文」。見「偃武修文」條。 01.《漢書.卷八九.循吏傳.黃霸》:「太尉官罷久矣,丞相兼之,所以偃武興文也。」 參考詞語︰修文偃武注音︰ㄒ|ㄡ ㄨㄣˊ |ㄢˇ ㄨˇ漢語拼音︰xiū wén yǎn wǔ釋義︰即「偃武修文」。見「偃武修文」條。 01.《隋書.卷四八.楊素列傳》:「我有隋之御天下也,于今二十有四年,雖復外夷侵叛,而內難不作,修文偃武,四海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