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3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勞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材料所能承受的極限應力,在此極限應力之內,該材料能經歷極大次數的反覆週期性操作,而不致於造成損壞。
勞潛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材料承受反覆變化之負載時,會產生勞行為,若應力幅度很小,且在材料之彈性範圍內,則其反覆變化之應變亦在一定範圍內變化,直至勞破壞為止。若其最大應力值大於材料之降伏應力,則在勞過程中,勞與潛變之間將交互作用,其應變幅度隨時間增加而漸漸增大,可加速材料破壞,稱之為勞潛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勞困乏。《三國演義》第九一回:「今丞相平南方回,軍馬敝,只宜存恤,豈可復遠征?」也作「弊」。
勞破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結構物承受交替負載時,材料內部晶體間常會發生差排現象,而使晶體間產生微小的裂隙,造成無法回復的損傷(damage)。由於負載的持續作用,這些微小的裂隙會逐漸成長為較小的裂縫,此小裂縫進而繼續成長至一臨界值後,結構物將無法再承受外加負載而終至破壞。此種破壞即為勞破壞。
  在勞破壞過程中,裂縫之成長可分為三個階段。從裂隙之發生到成長為一較小的裂縫,此為勞裂縫形成,屬第一個階段。而後之勞裂縫的成長是為第二個階段,在此階段,裂縫尖端附近將會發生塑性變形,至第三個階段,裂縫成長到一臨界長度,使得未斷裂部分之面積無法再承受外加負載而破壞。當破壞發生時,負載所經歷的時間或週期數即為...
金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指金屬零件在長時間反覆受力,當其負荷超過承受的勞極限或強度時,逐漸產生龜裂進而斷裂的現象。
勞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材料在勞破壞過程中,可分為三個階段,即裂縫形成、裂縫傳播及最後斷裂(參見 fatigue failure)。在破裂之斷面上,此三區可明顯的區分,裂縫形成產生自材料之邊緣,以此點開始隨週次數之增加而慢慢開裂,此區域之斷面較為光滑,且有像海灘紋的痕跡,最後斷裂區則較為粗糙,與靜態拉伸之斷面相同。在勞破壞斷面中裂縫傳播階段之區域(較光滑),稱之為勞區,而最後斷裂之區域(較粗糙),稱之為破裂區(fracture zone)。
脛骨勞性骨膜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醫學名詞。內踝上方10cm脛骨後內側,用手指壓會激痛,是此傷害的特徵。足部力量不足或膝反屈的舞者較容易發生。因跑、跳著地力量的衝擊,以及踢等動作,增加附著於小腿肚上肌膜的過度負擔,或肌膜被強行伸展而引起疼痛。也可能因舞者小腿肌力不均而引起。例如舞者習慣使用小腿度伸展足部(足背屈),導致脛骨前方肌肉因較弱,而容易引起此種傷害。
於應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於奔命」。見「於奔命」條。01.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一:「以小方紙細書,揮翰如飛,文不加點,每盈一幅,則命門人傳錄,門人於應命。」 
勞強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勞實驗分析中,一般可以應力幅ΔS與破壞週次Nf之對數值作圖,可得材料之勞特性曲線(俗稱 S-N 曲線),如圖所示。在一特定之破壞週次,有一對應之應力幅值,此應力幅稱為材料在此特定過次之勞強度。若此特定過次定為無限大時,其勞強度即為該材料之勞限。
力盡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力氣用盡,筋肉累。形容極為勞,一點力氣也沒有了。唐.韓愈〈論淮西事直狀〉:「雖時侵掠,小有所得,力盡筋,不償其費。」《精忠岳傳》第三九回:「誰知坐下那匹馬,力盡筋,口吐鮮血。」也作「筋力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