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錯雜。南朝宋.裴駰〈史記集解序〉:「考較此書,文句不同,有多有少,莫辯其實,而世之惑者,定彼從此,是非相貿,真偽舛雜。」
左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守謙《左傳全譯》,貴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 ISBN 7-221-01571-6 瑞典高本漢《左傳真偽考》、《左傳注釋》 日本安井衡《左傳輯釋》 日本竹田光鴻《左傳會箋》 外部鏈接參考 http://ctext.org/chun-qiu-zuo-zhuan/zh 春秋左傳全文 http://www.guxiang.com/lishi/mi/chunqiu/200011/200011280021.htm 故鄉:《左傳》是否偽書 http://www.confucius2000.com/ziliao/4ktychqzz...
混淆視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假象或謊言使人分辨不出是非真偽。如:「對方利用不實的宣傳,意圖混淆視聽,破壞本公司形象。」
畫餅充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主者正以循名案常為職,但當有以驗其後。故古者敷奏以言,明試以功。今考績之法廢,而以毀譽相進退,故真偽渾雜,虛實相蒙。」帝納其言,即詔作考課法。 〔注解〕 (1) 盧生:盧毓(?∼西元257),字子家,三國魏涿郡人。十歲而孤,以學行見稱。頗得魏明帝賞識,下詔任其為吏部尚書,掌管人才選用。 (2) 啖:音ㄉㄢˋ,吃。
鑑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判定事物的是非真偽。如:「這幅書法需要請人鑑定真假!」
一犬吠形,百犬吠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隻狗看見形影便吠叫起來,其他的狗聽其叫聲也跟著大聲吠叫。比喻自己沒有主見,任意附和他人。漢.王符《潛夫論.賢難》:「諺曰:『一犬吠形,百犬吠聲。』世之疾此,固久矣哉。吾傷世之不察真偽之情也。」
墨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憑個人的臆想,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所聽到的為依據。墨子從這一樸素唯物主義經驗論出發,提出了檢驗認識真偽的標準,即三表:"上本之於古者聖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廢(發)以為刑政,觀其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子把"事"、"實"、"利"綜合起來,以間接經驗、直接經驗和社會效果為準繩,努力排除個人的主觀成見。在名實關繫上,他提出"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的命題,主張以實正名,名副其實。墨子的認識論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他忽視理性認識的作用,片面強調感覺經驗的真實性。他曾以有人"嘗見鬼神之物,聞鬼神之聲"為理由,得出"鬼神...
巧偽不如拙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奸巧詭詐,不如笨拙而誠實。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名實》:「誠於此者形於彼,人之虛實真偽,在乎心無不見乎跡,但察之未熟耳。一為察之所鑒,巧偽不如拙誠,承之以羞大矣。」也作「巧詐不如拙誠」。
吠影吠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世人不辨真偽,盲目附和傳說。參見「吠形吠聲」條。
孔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詠史一類,而語言通俗,敘史簡明。此外,《古文苑》載有孔融《雜詩》2首,但《文選》李善注引屢作李陵詩,真偽莫定。而其詩亦近無名氏古詩一類,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系入《李陵錄別詩》。曾作《郡國姓名離合詩》分扣“魯國孔融文舉”六字,在燈謎界被尊為文人詩謎的開山作。孔融著述《隋書•經籍志》載《孔融集》9卷,已散佚。今存其集都是明、清人輯本,通行本有《漢魏六朝百三家集•孔少府集》 1卷。孔融文又見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後漢文》,其詩又見丁福保《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全漢詩》和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漢詩》。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