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4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杜郵之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安君行至杜郵,秦王賜劍自殺的典故。典出《史記.卷七三.白起王翦傳》。後用以稱忠臣見忌無辜被殺。《後漢書.卷五八.傅燮傳》:「夫孝子疑於屢至,市虎成於三夫。若不詳察真偽,忠臣將復有杜郵之戮矣!」
碑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研究考訂碑刻的時代、體制、真偽、內容、鑑賞等問題的學問。如趙明誠的《金石錄》、郭宗昌的《金石史》等
隋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唐魏徵等奉敕撰,記隋代的史事。八十五卷,本紀五,志十(後析為三十卷),列傳五十,為二十四史之一。此書文筆簡練,世稱良史。諸志中惟經籍志編次無法,敘述經學源流,每多舛誤。然東漢以後藝文多可藉此考見源流,辨別真偽
天台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佛教宗派之一。隋僧智顗所創,因智顗晚年居住天台山,故稱為「天台宗」。以《法華經》為主要教義根據,故也稱為「法華宗」。強調止觀雙修的原則,發明一心三觀、圓融三諦、一念三千的道理。以五時八教判釋整體佛法。在傳承系譜上,尊龍樹為初祖,以北齊慧文為二祖,慧思為三祖,智顗是四祖。自智顗以來,代代相傳。十一世紀初,因爭論智顗《金光明玄義廣本》的真偽,分為山家和山外兩派。山外不久衰微,今所傳者都是山家派。
帖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專門研究考訂各種法帖的源流、時代、體制、優劣、真偽、內容等問題的學問。如宋桑世昌之〈蘭亭考〉、黃伯思之〈法帖刊誤〉、清王澍之〈淳化祕閣法帖考〉等。
半疑半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將信將疑」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弔古戰場文〉是唐代文學家李華憑弔古戰場所寫,描寫古戰場的悲涼景象,遙想當年戰事的慘烈以及人民因戰爭所受到的苦難。所描述的雖是古代戰事,其實是以古鑑今,因有「秦歟?漢歟?將近代歟?」之問。最後寫到戰士家屬的悲哀,他們對戰場上的子弟是生是死茫然不知,對任何傳來消息也是將信將疑,不辨真偽。「將信將疑」這個成語出在此處,與「半信半疑」、「半疑半信」義同,可以通用,如《紅樓夢》第一○一回:「大了道:『奶奶大喜!這一籤巧得很。……』一面說,一面抄了個籤經交與丫頭。鳳姐也半信半疑的。」
畫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宋米芾撰,一卷。為中國畫評鑒著作。舉其平生所見所聞的名畫,鑑定真偽,並考訂訛誤,兼論裝褙收藏,為歷代著錄名畫祖本。
古董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事古玩、骨董等古代器物買賣生意的商人。如:「他擅於鑒賞古玩的真偽,是個出色的古董商。」
楮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人以玉刻的楮葉,列置在楮葉中,幾可亂真,而無法辨別真偽。見《列子.說符》。後用以比喻模仿逼真。
巨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敏銳的明辨是非、洞察真偽之鑑別能力。《紅樓夢》第一回:「自為此女子必是個巨眼英豪,風塵中之知己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