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駕輕就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韓愈字退之,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導者,他主張「尊崇儒學,攘斥佛老」,反對繁采寡情的駢體文,提倡明道致用的散文寫作。得到當時知名文人柳宗元、劉禹錫、白居易、元稹等人的響應,終使唐代的古文運動蔚為風潮。除了在文體、思想方面的改革與貢獻,韓愈的作品內容豐富,形式多變,不但立論鮮明,語言平易,且取譬新穎,雖用古人的思想卻不引經據典,為古文創作另闢了一條新的途徑。處士石洪是韓愈的好友,他於元和五年,赴任河陽節度使烏公參謀,臨行前他擺設宴席於上東門外,與朋友們餞別。韓愈也參加了這次的宴會,並為了送別友人作了序。韓愈在文中寫道:「與處士談論古今的道理,就好像以四匹馬共拉一輛輕便的車,走在熟悉的道路上,並且有造...
得意忘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忘了自己。後來「得意忘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人高興過頭,舉止失去常態。 + 李邕是唐代知名的書法家,他學習晉代王羲之、鍾繇等大書法家的筆法,筆力雄健勁拔,善寫行楷,自成一格。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剛開始接觸李邕的字時,並不十分欣賞他的風格,但後來愈看愈喜歡,還從中習得不少筆法,因此寫下〈李邕書〉這篇文章,描述自己對李邕書法的感受。他從李邕的書法中,看到了王羲之、鍾繇等大書法家的風格,領悟到書法的傳承性,可以透過一個人的筆法學到其他人的精華,對技藝的增長十分有幫助。但他也強調,自己雖然受到李邕的影響,但書寫形式並不完全相同,而是取其精髓。後來「得意忘形」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得其意而忘其...
眾望所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僧傳.卷一.晉長安帛遠》1>帛遠,字法祖,本姓萬氏,河內人。父威達以儒雅知名,州府辟命皆不赴。祖少發道心,啟父出家,辭理切至,父不能奪,遂改服從道。……祖見群雄交爭,干戈方始,志欲潛遁隴右,以保雅操。會張輔為秦州刺史,鎮隴上,祖與之俱行。輔以祖名德顯著,眾望所歸,欲令反服2>,為己僚佐3>。祖固志不移,由是結憾。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晉書.卷六○.解系等列傳》。 (2) 反服:脫下僧服而穿軍服。此指還俗。 (3) 僚佐:助理事務的部屬。〔參考資料〕 《晉書.卷六○.解系等列傳》史臣曰:「自永嘉蕩覆,宇內橫流,億兆靡依,人神乏主。于時武皇之胤,惟有建興,眾望攸歸,曾無與二。...
海闊天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魏晉南北朝時,戰禍頻仍,人民生活朝不保夕,因此玄學盛行,崇尚出世無為的道家思想,以及神仙方術之說。在詩壇上則是盛行遊仙詩,許多知名的文人都曾經創作,如曹植、阮籍、郭璞等。這些遊仙詩或逃避現實,崇尚神仙,或藉著神仙之說以抒發自身不得志之鬱憤,對於神仙的居處和生活情態,均描寫得十分鮮活生動。在〈道士步虛詞〉一○首之中,庾信以「海闊」形容海上飄渺的仙山,用「天高」描寫懸於崑崙之巔的玄圃,景象十分高遠遼闊,亦象徵了神仙生活的自由自在、毫無拘束。後來「海闊天空」這句成語也許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心胸開闊、心情開朗,或形容無拘無束,漫無邊際的樣子。
顧名思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志.卷二七.魏書.徐胡二王傳.王昶》王昶字文舒,太原晉陽人也。少與同郡王淩俱知名。淩年長,昶兄事之。……其為兄子及子作名字,皆依謙實,以見其意,故兄子默字處靜,沈字處道,其子渾字玄沖,深字道沖。遂書戒之曰:「……欲使汝曹1>立身行己2>,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故以玄默3>沖虛4>為名,欲使汝曹顧名思義,不敢違越5>也。古者盤杅有銘,几杖有誡,俯仰察焉,用無過行;況在己名,可不戒之哉!……」 〔注解〕 (1) 汝曹:你們。 (2) 立身行己:指處世為人。 (3) 玄默:深沉靜默。 (4) 沖虛:淡泊謙虛。 (5) 違越:違背逾越。
風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姿神采。[例]知名藝人一出現,那翩翩風采激起觀眾一片讚嘆聲。
一箭雙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箭雙雕」之典源,提供參考。 #《北史.卷二二.長孫道生列傳》1>晟字季晟,性通敏,略涉書記,善彈工射,趫捷過人。年十八,仕周為司衛上士。初未知名,唯隋文帝一見深異焉,謂曰:「長孫武藝逸群,又多奇略。後之名將,非此子邪?」及突厥攝圖請婚,周以趙王招女妻之。周與攝圖各相誇競,妙選驍勇以充使者,因遣晟副汝南公宇文神慶送千金公主至其牙。前後使人數十輩,攝圖多不禮之;獨愛晟,每共游獵,留之竟歲。嘗有二鵰2>,飛而爭肉,因以箭兩隻與晟3>,請射取之。晟馳往,遇鵰相玃4>,遂一發雙貫焉。攝圖喜,命諸子弟貴人皆相親友,冀昵近之,以學彈射。其弟處羅侯號突利設,尤得眾心,為攝圖所忌,密託心腹,陰與晟...
順水推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著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順應情勢行事。《歧路燈》第一○七回:「只可惜那三髯官兒不知名子,他能順水推舟,開籠放鳥,吾知此公子孫必然發旺。」《七俠五義》第四九回:「一伸手就要拿人。那大漢眼快,反把黃茂腕子攏住往懷裡一領,黃茂難以扎掙,便就順水推舟的爬下了。」也作「順水推船」、「順水行舟」。
名不虛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司馬遷因此說「名不虛矣」!典源又見《史記.卷一二四.遊俠傳.序》,內容則是表述自漢朝建立以來,有不少知名的俠義之士,像朱家、田仲、王公等人,他們雖然經常違背法律的規範,但因為廉節、有義氣,又懂得謙讓,因而贏得世人的稱頌,絕非空有其名,所以值得為他們立傳。文中也用了「名不虛立」之語。後來「名不虛傳」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名聲與實際相符,而非徒有虛名。
一箭雙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史.卷二二.長孫道生列傳》1>晟字季晟,性通敏,略涉書記,善彈工射,趫捷過人。年十八,仕周為司衛上士。初未知名,唯隋文帝一見深異焉,謂曰:「長孫武藝逸群,又多奇略。後之名將,非此子邪?」及突厥攝圖請婚,周以趙王招女妻之。周與攝圖各相誇競,妙選驍勇以充使者,因遣晟副汝南公宇文神慶送千金公主至其牙。前後使人數十輩,攝圖多不禮之;獨愛晟,每共游獵,留之竟歲。嘗有二鵰2>,飛而爭肉,因以箭兩隻與晟3>,請射取之。晟馳往,遇鵰相玃4>,遂一發雙貫焉。攝圖喜,命諸子弟貴人皆相親友,冀昵近之,以學彈射。其弟處羅侯號突利設,尤得眾心,為攝圖所忌,密託心腹,陰與晟盟。晟與之游獵,因察山川形勢,部眾強弱,皆...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