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6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作奸犯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非作歹,觸犯法律。[例]對於作奸犯科的人,必須繩之以法,才能確保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功能型教育領導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調課程;(3)督促學生進步;(4)了解教學計畫。3.學校學習風氣與文化的形塑:(1)設定期望;(2)確保教學時間;(3)提升與激勵學生進步;(4)設定標準。 教學領導行動層面學者Smith and Andrews(1989)主張所扮演的角色應如下:1.校長扮演資源提供者(as resource provider)2.校長扮演教學資源者(as instructional resource)3.校長扮演溝通者(as communicator)4.校長扮演臨場者(as visible presence) 知識領導(knowle...
全方位價值契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價值契約主要的理念是團體遵守共同約定的行為規範,讓個人與團體能夠以團隊合作方式達到彼此的目標,並願意確保所有成員在心理及生理上的健康與安全,並且真誠的給予回饋。帶領者在課程開始時,即可建立團體的全方位價值契約,並取得所有成員的認同,在課程進行當中,全方位價值契約是一個持續的提醒者,帶領者可善用其技巧,並保持契約的彈性。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全方位價值契約英文關鍵字:Full Value Contract;FVC 參考資料陳雅惠著。運用探索教育提升國小五年級學生班級凝聚力之行動研究,2012年,頁22,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
生存本能(Ero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o本能(ego-instincts ) 諸如饑餓和攻擊,目的是保存個體生命,而性本能,其存在則是為確保種族延續。其後他將其總稱界定為「愛慾」 ( Eros ) ,即生存本能,其能量則稱為「性源能」(Libido,或直譯「力比多」)。生存本能之目的,在求取生存及繁殖後代,如餓、渴及性等歸諸在此,產生之多種多樣的機體本能包括性愛本能,內容為數很多。每一種生存本能的目的,都是在於使個體的個別器官得到享受,它們結合之整體,則具有保存種族生存的力量。生存本能可以指涉所有行為之正向和建設性的層面,包括身體驅力(性、飢餓和渴)和文化...
雙掛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郵寄掛號信件需要收信人簽收回單,並將簽收單據再寄回發信人的郵寄方式。[例]為確保稿件能寄達出版社,他採取了雙掛號的寄件方式。
後設評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來,而結果的品質深深影響到兒童及青少年,所以這些結果的評鑑應該是精確和無偏見的,因此需要後設評鑑來確保評鑑的價值,並有利於教育消費者的福祉。後來,史塔夫賓(Stufflebeam)於1974年出版的《後設評鑑》(metaevaluation)一書,針對危害評鑑的問題、後設評鑑的背景、後設評鑑的意義及概念,以及如何使用後設評鑑等方面,提出詳盡的說明,頗具有參考價值。目錄1 該書提出後設評鑑的三大範疇十一項標準:2 後設評鑑是對一般評鑑方案進行價值判斷的歷程,史塔夫賓曾提出後設評鑑歷程的任務如下:3 中英文關鍵字4 參考書...
教育公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際公平三種。水平公平指對於相同的人給予相同的對待;垂直公平指對於不同的人給予不同的對待;代際公平是指確保上一代的不公平待遇不會延續到下一代。第二種是把教育公平分為起點的公平、過程的公平,以及結果的公平。起點的公平就是每一人都有相同的入學機會;過程的公平是指入學之後受到相同的教育對待;結果的公平是指不同人學業成功的機會相同。1970年代,美國學者柯曼(J. Coleman)在起點、過程、結果之外,另外增加就業公平的觀點,主張相同教育結果的學生,不因不同身分與背景影響就業機會。綜合教育公平的概念,要
360度回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力為基礎所設計出來的一種調查表,評分小組人員包括上級、自己、部屬、其他同仁以及外部人員,評分人員必須確保其隱匿性。整體而言,360度回饋是評量個人的一種方法,其設計在於提高評量過程與結果的信度與效度。在學校方面,像教師評鑑、校長評鑑等都可以採用此種回饋的設計,建立評量的專業性,使受評者能心服口服,並從中獲得成長與發展。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360度回饋英文關鍵字:360-degree feedback 參考資料吳清山、林天祐/著。教育小辭書,頁02-03。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資訊倫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題 網路禮節 (Netiquette)在網路上從事活動或利用資訊的行為是否良好? 網路安全1. 如何確保電腦上的資訊不被破壞?2. 如何確保資料在網路上傳輸的安全? 網路侵權行為1. 在網路上下載、貼上、轉寄或編輯有著作權的資訊,在何種範圍屬於「合理使用」(fair use)?何種行為屬於侵權?2. 快取 (caching) 及映射 (mirroring) 是否侵權?3. 連結 (linking) 及視框 (framing) 有哪些爭議? 網路色情...
代間移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間移轉(intergenerational transfer)係指不同世代間透過家庭的機制在不同時期在決定資源的分配、使用與轉移,其中包括在子、女成長時期,父、母對子、女的養育、教育投資等,用以確保其日後社經地位,以及父、母老年時其子、女對父、母透過金錢援助或同居共食等方式所實行的資源逆轉。透過家庭內的代間資源移轉,社會得以保障相對弱勢的無市場生產力世代的生命延續,在社會福利不發達,社會無力照護的時代此項功能尤為重要。註1目錄1 家庭中代間資源轉移方式與社會制度關係1.1 傳統農業社會1.2 工業化前期1.3 現代社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