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豁然貫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八個實踐條目。此章為朱熹進一步解說「格物致知」的道理。所謂「致知在格物」,就是要推廣我們的知識,去窮究每一事物的義理。人心是靈明的,是具有識見的,每一個事物也都有它的道理,只是我們都沒有將事理研究澈底,使得知識無法達到完善的境界。所以教學一定要讓求學之人,運用已知的道理做基礎,更進一步的去鑽研窮究,以求造詣達於極點。努力研究的時間久了,自然有一天會「豁然貫通」,也就是頓時領悟明白,貫串了前後的事理。這樣一來,對於一切事物的內外大小,無不通曉。這就是窮究事物的義理,也是達於知識的極點。後來從這裡摘錄出「豁然貫通」這句成語,用來指因對事理領悟通曉,而能全盤理解。「豁然」一詞本來指的就是由閉塞而開...
泰來否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演《易》:相傳周文王被商紂王囚於羑(|ㄡˇ)里時,曾取法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演《易經》而窮究天人之理,推伏羲八卦而為六十四卦,並作卦辭和爻辭。
格物窮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窮究事物的道理。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七.如是我聞一》:「偶閱近人夜談叢銘,見所載焚旱魃一事、狐避劫二事。因存記所疑,俟格物窮理者詳之。」清.黃宗羲《南雷文定三集.卷一.餘姚縣重修儒學記》:「後之儒者,唯其難視聖人,或求之靜坐澄心,或求之格物窮理,或求之人生以上。」
深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察詳情,求索真相。《老殘遊記》第一六回:「在我這裡花的是六千五百兩,在別處花的且不知多少,我就不便深究了。」
王國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辛亥革命後,王國維攜生平著述3種。眷隨兒女親家羅振玉逃居日本京都,從此以前清遺民處世。其時,在學術上窮究于甲骨文、金文、漢簡等研究。1916年,應上海著名猶太富商哈同之聘,返滬任倉聖明智大學教授,並繼續從事甲骨文、考古學研究。1922年受聘北京大學國學門通訊導師。翌年,由蒙古貴族、大學士升允舉薦,與羅振玉、楊宗羲、袁勵准等應召任清遜帝溥儀“南書房行走”,食五品祿。1924,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驅逐溥儀出宮。王國維引為奇恥大辱,憤而與羅振玉等前清遺老相約投金水河殉清,因阻于家人而未果。  1925年,王國維受聘任清華研...
尋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窮究深奧的義理。《北史.卷八九.藝術列傳上.楊伯醜》:「永樂為卦有不能決者,伯醜輒為分析爻象,尋幽入微,永樂嗟服。」
追本窮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窮究事物的根本源頭。
挈領提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好官吏就好,不用直接治理人民。 「挈領」則是出自《荀子.勸學》。荀子在此篇提及,要追溯先王的本源,窮究仁義的根本,崇尚「禮」,是入道的捷徑。就好比用手提起皮衣的領子,屈著五指一抖,整件皮衣的毛就都順順溜溜了。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提綱挈領」,用來比喻抓住事理的重點。
否終則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演《易》:相傳周文王被商紂王囚於羑(|ㄡˇ)里時,曾取法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演《易經》而窮究天人之理,推伏羲八卦而為六十四卦,並作卦辭和爻辭。
否去泰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演《易》:相傳周文王被商紂王囚於羑(|ㄡˇ)里時,曾取法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演《易經》而窮究天人之理,推伏羲八卦而為六十四卦,並作卦辭和爻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