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7.37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龍泉 青瓷鳳耳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盤口,直頸、直腹形成二階式的瓶身,在直頸的雙側加上雙鳳或雙龍耳,這種造形在宋朝始有之。頸與腹成二階段平直線,呈現的是最為平實無奇的線條,但也是最紮實穩定的組合。在頸部配上由模合成型的半身立體而華麗的雙鳳耳,以盤口作為視線的重點,盤口外緣略凸銳,盤面積釉厚,呈現出靈巧而豐潤的盤口面,使它顯出無比穩重與尊貴的格調。這種造型有各種大小不同尺寸,由宋一直到明初都陸續地燒造著,唯以宋朝在造型與釉色最為精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燒製磚、瓦、陶、瓷器的工人。也稱為「匠」。
郊壇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杭州西南方郊壇下的南宋官。郊壇下的胎骨薄,多為黑色、灰褐色或近褐黑色,釉色靜寂,優雅極接近玉,與當時宮廷的興味相符。
鈞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南省鈞州所出產的瓷器。參見「鈞」條。
吉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代著名瓷之一。位於吉州(今江西省吉安市永和鎮)而得名。此的白瓷有印花、繪花或白地繪黑花,黑瓷則頗類似建的兔毫盞,另外還有玳瑁斑、木葉紋等。在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難後,北方的藝匠逃亡到吉州一帶,製作了精美的瓷,進而在元代影響了附近景德鎮青花的產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時定州所造的瓷器。胎薄如殼,半透明,表面細潤光潔。以質薄、體輕、土細,色白,釉有淚痕者最佳。也稱為「定瓷」。
永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朝永樂年間景德鎮的官。所燒出的瓷器胎薄釉細,彩瓷顏色有青花、釉裡紅及各單色釉。是明代最早的名
姐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俗稱娼妓。《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五回:「京城裡的姐兒最粗最賤,不知怎麼那一班人偏要去走動。」也作「姐」、「子姑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朝成化年間官所製的磁器。參見「成化」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瓷器。出處未詳,大約產在南宋以後,以白色光潤的為上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