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6.246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盤散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自私自利,自掃門前雪,各自為政,烏合之眾反義:同心同德,同心協力,眾志成城,精誠團結辨似: 「一盤散沙」及「烏合之眾」都是指沒有組識的一群人。 「一盤散沙」側重於組成份子人心渙散;「烏合之眾」側重於組成群眾為臨時湊合,沒有紀律。 一盤散沙 烏合之眾 辨似例句 ○ ㄨ 這次比賽失利,問題就是出在成員們都像~,不能互相支援。 ㄨ ○ 倉促成軍的~,怎麼可能贏得了訓練有素的籃球校隊。
秩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規律、紀律、次序
行政管理學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uthority of work):成員應依照其職位而享應有的權力,必負所相對應的責任。(3) 團體紀律(group and responsibility):組織需有既定的規章紀律,成員遵守其規章紀律,組織才能安穩運作,(4) 命令單一化(unity of command):下級成員只接上其直屬上司的命令,以收統一的功效,避免不同命令的衝突。(5) 方向單一化(unity o...
體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用強制的手段。當然由於大班教學等因素,使得教師無法完全配合個別學生的需求,以致訴諸於強制手段來維持紀律,以利團體學習。 司法上對成人的體罰體罰可以是對罪犯施行的一種正式懲罰(身體刑,與自由刑、財產刑並列),如鞭笞,也包括對肉體的傷害(肉刑)。是古代社會中常見的刑罰。目前在世界上還存在,如實行沙裡亞法規的伊斯蘭國家對盜竊處以砍手的刑罰和新加坡的鞭笞。某些國家用法制化的笞打處罰違規的在監犯人。監獄中的犯人或羈押中的嫌疑人也可能遭到獄警或同監人員不屬於合法行為的體罰(這些體罰被認為是侵犯了被體罰者的人權,比如美國官兵對伊拉克...
整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紀律整齊嚴肅。《三國志.卷四六.吳書.孫破虜討逆傳.孫策》:「軍令整肅,百姓懷之。」《晉書.卷三三.列傳.何曾》:「曾性至孝,閨門整肅,自少及長,無聲樂嬖幸之好。」
李自成之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而勸李自成提出「五年不徵」(五年不徵租稅)、「貧富均田」之類的口號;李自成的軍隊也逐漸組織化,又有紀律。李自成的口號和軍隊紀律,甚受連年未增稅所苦的農民(包括地主在內)歡迎,因此,部分地主階級和知識階級的人也參加了李自成集團。李自成聲勢大增,崇禎十六年(1643年)在湖北襄陽稱新順王,進而大破明軍,進入陝西,統一了陝西到寧夏、甘肅一帶地區。翌年,以西安為都,見國號為「大順」;而後率軍殺入北京。崇禎十七年(1644年3月17日),李自成包圍北京,得...
出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人的前段經歷或因家庭背景而具備的條件。[例]他是軍人出身,做事嚴謹,而且極重紀律
倭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計一個新的陣法,叫做「鴛鴦陣」,使持用不同武器的士兵協同作戰,各盡所長,密切配合。他的軍隊訓練嚴格,紀律嚴明,作戰能力大為提高,在戰場上屢見奇功。由於戚繼光和其他將領的奮力作戰,浙、閩的倭患遂告平定。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倭寇英文關鍵字: Japanese pirates 參考資料張元、李孝悌/著。簡明中國歷史。頁196-197。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績效責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由於公立學校辦學品質良莠不齊,許多家長對公立學校失去信心,公立學校的測驗分數低落,喪失學術標準及紀律,這種平庸化的現象,引起民眾普遍不滿,因此要求學校要落實績效責任,要提升學校績效(Murphy,1993),透過建立清楚的學校目標,以推動教育改革。2001年公布的NCLB即是以績效責任為中心的教育改革運動。我國1996年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提出「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內容提出了教育改革的五項重大建議,其中一項即為教育鬆綁。教育鬆綁為目前教育改革的主流,主張對於中小學教育進行鬆綁,解除不當的限制與規範,教育主管機...
Weber思想的科層體制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階層可能是現代組織中最普遍的特性。大型組織發展出一套已建立的上級和屬下的系統,企圖保證對上級指令的紀律順從,這對於執行組織各種不同的工作與功能是有必要的。 科層體制的反功能科層體制中的工作氣氛應該是非人情導向,也就是「充滿了正式、沒人情味的精神,沒有恨或熱情,因此也沒有感情及熱忱」。在科層體制下的員工被期望根據事實作決定,而非情感;行政人員和老師的不近人情,可以確認對待的公平和促進理性。   關鍵字中文:韋伯思想的科層體制模式英文: Bureaucracy 參考資料註1 黃昆輝(1991)。教育行政學,頁164-169...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