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佛洛依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欲望和戀父情結(又叫厄勒克特拉情結,參見:厄勒克特拉),以及兒童性行為等理論。其成就對哲學、心理學、美學甚至社會學、文學等都有深刻的影響,被世人譽為「精神分析之父」。但他的理論自誕生到如今,卻一直飽受爭議。目錄1 生平2 人格基本結構2.1 夢3 創新3.1 觀點3.2 早期著作3.3 潛意識3.4 性心理發展3.5 本我、自我與超我3.6 心理防衛機制3.7 生死驅力3.8 宗教心理學4 佛洛伊德的遺產4.1 心理療法4.2 哲學4.3 批判回應5 個案案例6 重要著作7 關於佛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的書7.1 精神分析:理...
繪本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舉凡色彩搭配、版面構圖、造型設計、繪畫技法等,皆能達到「畫中有話」的效果,一本優良的繪本也是一件富有美學的藝術作品。趣味性--新奇、逗趣、好玩的繪本內容,能吸引讀者之目光。同時,對閱讀興趣和習慣的培養也是有幫助的。傳達性--繪本是透過文字與圖畫來敘述或傳達欲表達之意涵,兩者之搭配將使得內容更有整體性與連貫性,具備了語文與視覺傳達之特色。想像性--繪本可先以文字之故事發想來創作,或是先有圖像再行編寫故事,這兩者構思方式不可或缺的要素即是想像力。創造性--具有創意的繪本,不僅在文字或圖像上能吸引讀者的興趣,也能產生一些議題讓...
亞理士多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面,他專研解剖學、天文學、經濟學、胚胎學、地理學、地質學、氣象學、物理學與動物學。在哲學方面,撰寫了美學、倫理學、政治學、形上學、心理學、修辭學與神學。他還研究了教育、外國習俗、文學與詩學。後人根據他留下的著作所編輯而成《亞里斯多德全集》就像一部百科全書,實際上涵蓋了古希臘世界(同時也是西方古文明世界)人類所有的知識。亞里士多德之父是馬其頓的宮廷御醫,他本人有是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年幼十三歲時的東征西討,所向無敵,雖英年早逝,去世時年僅三十三歲,但為表示對亞里士多德的崇敬,乃下令軍士在遠...
欣賞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慣和潛心求知之興趣。(2)藝術之真:藝術之知識成於假言判斷,審美的判斷和名理的判斷不同,因此藝術家或美學家指導學生欣賞藝術真理時,由其概括之普遍性和必然性中,而領悟出藝術作品之真,應是形似不如神似、神肖優於形肖之道理。2.對”善”的欣賞”:又可稱為道德的欣賞,若依其欣賞的對象而言,又可分為品德的欣賞、風範的欣賞以及理想的欣賞:(1)品德的欣賞:對於某人的品性、德性和人格方面的欣賞。(2)風範的欣賞:前賢名人的做人處事與高尚志節。(3)理想的欣賞:大同世界與桃花源等之理想觀。3.對”美”的欣賞:可分為自然美的欣賞與藝術美的...
雷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院新聞局長特別獎、電視金鐘獎、中國時報小說推薦獎,並經常受邀擔任文學藝術創作比賽評審。  長年從事美學教育工作,現任教於文山社區大學及台北藝術大學。  著有:《愛染五葉》、《文學漂鳥》、《雷驤極短篇》、《悲情布拉姆斯》、《繪日記》、《西張東望》、《晃動》、《行旅畫帖》、《捷運觀測站》、《隨筆北投》等等,小說、散文作品近三十種。  電視紀錄片作品〈映像之旅〉、〈歲月中國〉、〈作家身影〉等系列,共二百八十部,亦多次榮獲金鐘獎。 文學創作   青年時期,雷驤以想像無窮的小說在文壇崛起;到中年之後作品風格轉為真誠坦白,直陳生...
家政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喧等活動,必然整合語文與數學知能;烹調活動則整合了物理、化學、營養學、能源效率、鍋具餐具等材料科學、美學等知能;對飲食口味、嗜好、品味與飲食文化的形成與認識,則又整合地理、歷史、社會文化習俗等知能。總之,「家政」係整合上述學習領域知能及實踐價值教育、消費教育、環境教育、兩性教育、休閒教育及生活藝術等活生生的生活教育。「關懷典範」的課程設計。「關懷」的本質上是一種動機、心理傾向或心理活動,也是一種覺醒或較恒久性的承諾;它既是一種認知表現,也是一種情感表現。「關懷」涉入個人對自己、他人及自然的知覺、感受、思維、表現與行為舉止...
蔣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書 IC之音.FM97.5(竹科廣播電台)出版;出版日期2005/93.美的沉思有聲書系列二「生活美學」有聲書 IC之音.FM97.5(竹科廣播電台)出版;出版日期2006/44.美的沉思有聲書系列三「美的覺醒」有聲書 IC之音.FM97.5(竹科廣播電台)出版;出版日期2006/12/225.美的沉思有聲書系列四「破解達文西」有聲書 IC之音.FM97.5(竹科廣播電台)出版;出版日期2007/4/276.美的沉思有聲書系列五「探索米開朗基羅」有聲書 IC之音.FM97.5(竹科廣播電台)出版;出版日期2007/4/...
傅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促進其學習,但使用不當還是有負面影響。 自我的技藝為一種道德修為傅科晚期提出了「自我的技藝」、「生存美學」,對於現今的道德教育提供另一種可行採用的途徑。傅科所認定的道德修為方式有別於西方傳統的Aristotle和Kant的模式,只有一些些重疊之處。這些道德修為的方法就像規訓權力,所用的方法也是非常普通,並無任何新奇之處,但仍有參考的地方。計有:(1)聆聽;(2)說真話;(3)閱讀;(4)書寫;(5)坦率;(6)良心檢查等六項。 結語以上簡要說明傅科規訓權力的概念和自我的技藝,在當前教育活動可應用之處。從潛在課程來理解規訓...
姚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味」與「格、律、聲、色」相統一的理論;同時,還總結概括歷代文章的風格論,發展了「陽剛陰柔」相反相成的美學觀。姚鼐的詩,有清拔淡遠之致,尤工近體,但為文名所掩。他的詩《歲除日與子潁登日觀觀日出作歌》、《河上雜詩》、《金陵曉發》、《岳州城上》、《山行》、《南昌竹枝辭》、《出池州》等,皆富有韻味。姚鼐的文章,可從方苞、劉大櫆、歸有光上溯於唐宋八大家,而與歐陽修、曾鞏之文相接近,簡潔清淡,雍容和易,如同其人,在桐城派諸家中,最富情韻,偏於「陰柔」之美。議論文如《伍子胥論》、《李斯論》、《賈生明申商論》,序跋如《老子章義序》、《海...
韻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美學上指使聲音諧和的法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