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忖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思量、考慮。《紅樓夢》第二三回:「仔細忖度,不覺心痛神馳,眼中落淚。」也作「忖摸」、「忖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表停頓語氣,有提示下文的作用。如:「這個嗎,讓我再考慮考慮。」、「若你一定要這樣嗎,我也沒辦法。」
布魯納(Jerome_S._Bruner)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教學的良好效果。順序原則:按Bruner的說法,順序有兩種意義,其一是「準備」的意思,教學之初必須考慮兒童的動機與興趣,進而引起他們的動機,維持他們的興趣,有了準備,自然易於學習。另一個意思是「教材教法的使用」,一方面配合兒童致力發展的順序,另方面配合教材學科的性質,由具體到抽象,由簡單到複雜,由動作表徵到符號表徵,如此,既可配合兒童年齡能力,又可使新經驗與舊經驗銜接,學習效果自可事半功倍。增強原則:Bruner所說的增強原則不是外控的,而是內發的,他主張教學時宜採啟發方式,讓兒童在學習活動中自己發現原理原則,因認知理...
個案研究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力置於子單位(subunit or subunits),即為嵌入設計。 設計要素個案研究之研究設計要考慮以下五項要素(Yin,1984,pp.29-35):1.研究問題:個案研究之問題,採用五W形式(who、what、where、how、why),提供重要線索,就一般情形,個案研究就適用於如何(how)、與為什麼(why)之問題。個案研究最基本之任務乃在於確定研究之問題性質。2.研究命題:研究之每個命題,在於引導於研究範圍內,必須留意之方向與內容。此一命題,不僅反應學理上重要之爭議問題(即其他夠成合作之誘因不存在或不重要...
周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泛指完整無遺漏的概念。如:「這計畫擬得不錯,你考慮得很周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考慮。《詩經.小雅.正月》:「終踰絕險,曾是不意。」《禮記.王制》:「意論輕重之序,慎測淺深之量,以別之。」
凱勒(J._Keller)ARCS動機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Keller在ARCS模式的發展過程中,認為不僅教師應了解並使用這些策略,有主張教學設計過程中即應考慮這些因素,而發展、製作能吸引學生興趣激發學習動機的教材。
束之高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晉.習鑿齒《漢晉春秋》載,東晉的庾翼,在軍事上頗有才能,因為有他鎮守武昌等地,抵禦了來自北方的侵略,讓東晉因此能夠偏安江南。當時文人流行清談,盡說些浮誇無據的言論,其中又以杜乂和殷浩二人最得到眾人佩服,讚美之聲不斷,認為他們才華如此出眾,應該受到重用,給予官職。一向務實的庾翼,對於這些徒逞口舌之能的文人十分厭惡,因此只要有人在他面前讚美這些人,他就會說:「像杜乂、殷浩這樣的人,對待他們應該像對待用不著的東西一樣,先捆起來放在閣樓上,等到天下太平了,再來考慮應該給他們什麼樣的官職。」後來「束之高閣」演變為成語,就用來比喻棄置不用。
琢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思索、研究、考慮。[例]他琢磨了一夜,終於把問題想通了。
三思而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覆再三考慮,然後再做。語本《論語.公冶長》:「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後比喻謹慎行事。《水滸傳》第六七回:「林冲諫道:『兄長,人心難忖,三思而行。』」《三國演義》第一○回:「且州縣之民,與明公何讎?殺之不詳。望三思而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