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7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職業分類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業分類與〕旨在對經濟活動中各種職業作有系統的分類與界定,以作為辦理國民就業輔導、職業訓練、技能檢定、就業服務、專技人力管理以及人力供需之調查與統計時的基本參考工具;同時,亦可提供企業界作為建立合理人事服務制度的藍本。美國在一九三九年即著手編纂〔職業分類典〕,國際勞工局亦於一九五八年編成〔國際職業分類典〕;一九六八年修正出版,分職業為九大類、八十三中項、二百八十四小類、一千五百零六細類,為目前國際間唯一通用的職業分類典;嗣後各國多依此典並針對各國實情加以增刪編成適用之職業分類標準。國際勞工局於一九八二年著手進行第二次修訂,分職業為十大類、九十四中項、三百二十九小類;大類下增列二十五個次大...
工商職業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工商職業測驗(Industrial and Oranization Assessment)工商職業測驗常使用在企業與公司行號,所以又稱為工商測驗。由於各個企業員工的工作性質、工作職位、工作內容不同,所以測驗內容也有很大的差異。通常,企業設有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負責新進員工的甄選、訓練、輔導、升遷、考核的工作,其結果可做為人事決策的參考。 工商職業測驗的特色1.人力資源管理:任何...
職業初中(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業初中全稱為職業初級中學,為大陸地區實施初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學校。主要設在農村和經濟不夠發達地區,招收小學畢業生,學制四年,培養具有某種職業基礎知識和一定職業技能的工人、農民和其他從業人員。
  職業初中以農業中學所占比例很大。此類學校是為適應農業生產發展及農村高小畢業生升學就業之需要,而於一九五七年在江蘇、河北等地先後興辦,多為民辦,實行半工半讀。至一九六五年,農業中學一度達五萬四千三百三十二所,在校生數三百一十六萬六千九百人。與此同時,城市職業初中亦得到較大發展。文革期間,職業學校全部停辦。一九七○年代末葉後,包括職業初中在內的職業學校得到恢復和發展。一九八七年一月三日,國務...
職業訓練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業訓練法〕是我國繼民國六十一年(1972)頒布的〔職業訓練金條例〕第二個職訓立法;該法於七十二年十二月五日公布施行,其間曾歷經曲折、淬鍊與蛻變,也曾經一再的琢磨、研究與修正。
  民國五十五年(1966)行政院頒訂第一期人力發展計畫,首度提出研訂職業訓練有關法規的構想;五十九年(1970),內政部研擬完成〔職業訓練基金設置條例草案〕;六十一年(1972)通過立法〔職業訓練金條例〕公布實行;六十三年(1974)底因職業訓練金條例實施遭遇困難,又逢石油危機,經濟不景氣,職業訓練金條例乃奉行政院含全面暫停實施。但為配合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職業訓練業務仍必須加強推動,於是行政院一方面...
職業分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業分析是一種蒐集及分析職業資料的手段,可視為有系統安排技術課程及編訂教材所做的一種科學分析方法,能將一種職業有關的技能與知識一一加以分析;先將技能部分,從有關工作中逐步分析為基本操作單元(要素),再列出行業上所需之知識,以便組成學習單元,編為有效的技術課程及做為編定教材的依據。
  職業分析之概念,早在康門紐斯(Johann Amos Comenius)的思想中即已具其雛形;然而教育分析的觀念則是始於裴斯泰洛齊(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並在俄人戴拉墨斯(Victor Della Vos)的有系統介紹與推廣下,職業分析的概念得以注入教育和訓練中。而...
初級職業學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初級職業學校」為我國早期設立之實施職業教育的機構。我國正規的各類職業教育機構之設立,最早者為同治五年(1866)之福建船政學堂;同治六年(1867)設立上海機械學堂;光緒五年(1879)設立天津電報學堂;光緒八年(1882)設立上海電報學堂;光緒十八年(1892)湖北礦物局附設礦務學堂及工程學堂;光緒二十二年(1896)在高安設立蠶桑學堂;光緒二十三年(1897)在杭州西湖設立蠶學館;光緒二十八年(1902)在山西成立農林學堂。
  光緒二十八年,頒布〔欽定學堂章程〕著手建立全國性學制系統;規定實業學堂分為簡易實業學堂、中等實業學堂及高等實業學堂等三個階段,此一個學制未及實施,...
職業建立學校(德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國職業建立學校多半為部分時間制,並不是一種職業訓練,而是對職業培訓的準備教育。學生們在當學徒或就業期間上這種補習性質的學校,準備升入技職學校(Fachschule)。
  職業建立學校在一九五○年代重新改制,到一九六五年學校制度有漸漸統一的趨勢。一九八二年六月二十五日各邦教育部長會議通過了職業建立學校培訓與考試規範,其目標是使學生在接受職業培訓期間或結業後,繼續加深並且擴大職業培訓和一般通識的教育。這種學校的畢業生可以獲得相當於實科中學畢業的資格。全日制學校修業年限最少一年,部分時間學校修習的期間較長。這兩種制度的學生可以互相轉學。
  全日制學校招收曾接受職業培訓兩...
心靈教育與職業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前言2 學者思維3 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前言心靈的文雅教育優於肉體的職業教育,在文雅教育與職業教育上,亞里士多德並不認為應該折衷之說,二者也非兩極,而是文雅教育本身就是中庸,是最美好的教育方式,他接受柏拉圖的影響,認為心優於身,自由民的教育重於奴隸的教育,頭部得思考非手腳的活動可以比擬,前者旨在培養治人者,後者則是治於人者,前者勞心後者勞力,社會結構上的兩種階級規劃,是必然且美好得設計。 學者思維人生本來就不平等,尤其在能力上,由於人的心性...
德國職業教育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國職業教育制度(Das System der Berufsausbildung in Deutschland)主要包括二元制(雙軌制)職業教育(Duales System)與全時制學校教育兩大類,且以二元制職業教育為主,占有相當大的比例。
  傳統上二元制職業教育亦稱為學徒訓練(Lehrlingsausbildung);其主要特徵為技術生(Auszubildende)在私人企業單位跟隨師傅學習技藝,同時亦在政府設立的職業學校(Berufsschule)補充理論方面的課程。企業與職業學校共同合作,致力於學徒的訓練,此即所謂的二元制職業教育。各職類之修業年限二至三年半不等,結業時參...
職業基礎教育年(德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國由於社會發展日漸複雜化,職業門類也不斷增加而且變遷迅速,就業的人往往不容易找到與自己專業相符合的工作。為了機動適應就業的需要,在設計職業制度時往往考慮到有彈性的職業通識教育,並注意到職業基本態度的養成。職教有識人士認為,職業技術固屬重要,敬業樂群的態度尤為首要,所以德國教育當局特別設計了職業基礎教育年,以適應職業社會變遷的需要。
  德國各邦教育部長會議於一九七八年五月十九日決定推行職業基礎教育年方案,其目標是要以廣泛範圍的職業領域為基礎施以整合性的通識教育。職業基礎年有全日制和部分時間制兩種。部分時間制採建教合作方式,也就是部分時間在學校,部分時間在事業單位,接受專業具體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