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2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心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自知理虧而內心害怕不安。《三國演義》第四回:「操賊心虛逃竄,行刺無疑矣。」《文明小史》第四八回:「勞航芥在對面窗內瞧見了他,自己心虛,命把窗門掩上。」
2.謙虛不自滿。《列子.仲尼》:「南郭子貌充心虛。耳無聞,目無見,口無言,心無知,形無惕。往將奚為。」《文明小史》第四○回:「可見這些人還不心虛,自己不曾涉獵過的學問,就不願意聽。」
3.中醫泛指心臟的氣血不足,容易心悸、短氣、健忘、胸悶、盜汗等。亦稱某些心律不整、神經衰弱的症狀為「心虛」。
|
虛左以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禮以左為尊,後以虛左以待指留著尊位以待賢者。《東周列國志》第九四回:「諸貴客見公子來往迎客,虛左以待,正不知甚處有名的游士,何方大國的使臣,俱辦下一片敬心伺候。」《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回:「那綾邊上都題滿了,卻賸了一方。繼之指著道:『這一方就是虛左以待的。』」
|
虛室生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心境若能保持虛靜,不為欲念所蒙蔽,則能純白空明,真理自出。語出《莊子.人間世》:「瞻彼闋者,虛室生白,吉祥止止。」
|
馮虛御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空中乘風飛行。宋.蘇軾〈赤壁賦〉:「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
|
太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空。《文選.孫綽.遊天台山賦》:「太虛遼廓而無閡,運自然之妙有。」也作「太清」、「泰清」。
2.空虛寂寞的境界。
3.近代一位僧人的法號(西元1889~1947)。俗姓呂,法名唯心,以字行世。浙江崇德人,十六歲出家,依寧波天童寺寄禪和尚受具足戒;後從楊文會學楞嚴經;跟蘇曼殊學英文,民國元年在南京創立中國佛教協進會以推動佛教改革運動。鑑於當時佛教不振,僧眾素質低落,先後創辦武昌佛學院、閩南佛學院、漢藏教理院等,培育僧材,對中國近代僧教育貢獻很大,為中國佛教改革派的領袖。著有整理《僧伽制度論》、《釋新僧》、《真現實論》等。有《太虛大師全書》行世。
|
虛情假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虛偽做作,而無真實的情意。《西遊記》第三○回:「那妖精巧語花言,虛情假意的。」清.洪昇《長生殿》第一八齣:「一味虛情假意,瞞瞞昧昧,只欺奴善。」
|
虛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憑空構想。「構」文獻異文作「搆」。《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傳.范滂傳》:「評論朝廷,虛搆無端。」《魏書.卷五八.楊播傳》:「虛搆是言,得無有別圖也。」
|
虛位以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留著位子等候有才德者。《東周列國志》第六一回:「寧可虛位以待人,不可以人而濫位。」
|
虛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真實。三國魏.曹植〈辨道論〉:「納虛妄之辭,信眩惑之說,隆禮以招弗臣,傾產以供虛求。」《三國演義》第七九回:「祥瑞圖讖,皆虛妄之事,奈何以虛妄之事,而遽欲朕舍祖宗之基業乎?」
|
虛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太空、天空。唐.柳宗元〈省試觀慶雲圖〉詩:「高標連汗漫,迥望接虛無。」
2.道家指道的空靈本體。《淮南子.精神》:「虛無者,道之所居也。」《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道家無為,又曰無不為,其實易行,其辭難知。其術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