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堤帕,呂西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法國芭蕾舞者,被視為浪漫時期最偉大的男芭蕾舞者之一。他生於馬賽,卻在布魯塞爾長大和學舞,因為他父親尚.堤帕(Jean Petipa)當時在錢幣劇院(Théâtre de la Monnaie)擔任芭蕾舞教師。呂西恩.堤帕第一次成功的演出是在布魯塞爾和女芭蕾伶娜安普洛西妮(Ambrosini)在一場晚會中搭擋表演,由於這次演出,錢幣劇院立刻聘請他為首席舞者。初試啼聲即廣受好評後的第二個月,他被聘請到波爾多大劇院(Grand- Théâtre de Bordeaux)。1839年在巴黎歌劇院(Opéra de Paris)首次獻藝,和露西爾.葛蘭(Lucille Grahn)在菲利浦.塔...
Marie-Françoise Christout《Le Ballet Occidental, naissance et métamorphoses ⅩⅥe-ⅩⅩe siècles》1995、Martha Bremser《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Anatole Chujoy & P. W. Manchester《The Dance Encyclopedia》1967、Barbara Noami & Cohen-Stratyner《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Dance》1982.
斯泰洛齊實驗學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斯泰洛齊(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 1746~1827)的實驗學校共有四處, 也代表了他不同時期的教育活動。茲介紹如下:
  1. 新莊(Neuhof, 1774~1779):氏在蘇黎世附近的Birrfeld買了一塊地,把它命名為新莊。他決心開始實施自己的教育理念,以無比的愛心收容孤兒及貧民的小孩;他教導小孩自食其力的觀念,並施與手工訓練。在經費上,他以初步成果來要求認捐,起初確實得到不少贊助;可是氏不善於理財,而且支持者認為學校太奢侈,不能使貧者安貧,以致逐漸中斷財源。氏可說是以失敗收場,而且夫妻兩人也病倒了。
  2. 斯坦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鉶所著航傳奇小說中的人物。為長慶年間的秀才。
航遇雲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長慶年間,秀才航於藍橋驛機緣巧遇雲英,其容姿絕世,航乃重價求得玉杵臼為聘,娶英為妻,最後航夫婦俱入玉峰洞中,食丹仙化,成為神仙眷侶。見《太平廣記.卷五○.航》。後世戲曲亦搬演此事。
少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白樸雜劇牆頭馬上中的人物。其與李女於洛陽相遇,李女擲以青梅,彼此贈詩定情。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小姐呵!空自恁擲果偷憐少俊。夫人啊!只好教駕車私走個卓文君。」
堤帕,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法國芭蕾舞者及編舞家,他生於巴黎,堤帕早年的生活和習舞情形不詳,只知1815年在尚-巴堤斯特.布拉西(Jean-Baptiste Blache)所主持的聖馬丁門劇院(Théâtre de la Porte-Saint-Martin)為主要舞者。當布拉西舞團於布魯塞爾的錢幣劇院(Théâtre de la Monnaie)演出後,堤帕被該劇院聘請為首席舞者,和擔任芭蕾教師爾建納.于(Eugéne Hus l819)的助手。那年他以布拉西所編的《阿爾馬維亞和何信勒》(Almaviva et Rosine)及添加了娛樂效果的《開羅商隊》(La Caravanne du Caire)首次在該...
Marie-Françoise Christout《Le Ballet Occidental, naissance et métamorphoses ⅩⅥe-ⅩⅩe siècles》1995、Martha Bremser《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Anatole Chujoy & P. W. Manchester《The Dance Encyclopedia》1967、Barbara Noami & Cohen-Stratyner《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Dance》1982.
蜘蛛占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殼體爲錐形或楔形,膨脹,前端肥大,後端錐狀突出,背緣與腹緣相對的彎曲。殼體最高點的下方有一條廣大的縱溝。縱溝由背側至腹側做結領花狀,有二條結帶及結尾。殼表呈氣脹狀,光滑,無特殊的裝飾。
岑紀功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隸書,筆勢雄勁生辣,六行,行十字,全稱為「漢敦煌太守岑紀功碑」。碑為東漢永和二年所立,舊址在新疆巴爾庫爾城西五十里,清雍正年間移置城西北三里關帝廟前。
斯泰洛齊派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斯泰洛齊派運動是指瑞士教育家斯泰洛齊(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 1746~1827)的教育理論,經由氏的工作伙伴、信徒及學生,分別傳播到英、美各地。以英國來說,愛爾蘭人辛格(John Synge)於一八一九到一八二二年期間,曾經與氏相處多年,對氏所經辦的學校,不管是教學活動或學生生活活動,都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其次,倡導導生制的貝爾(Andrew Bell, 1753~1832),亦曾到過瑞士,參觀過氏在葉維頓(Yverdon)設立的學校。斯泰洛齊的教育學說,對英國學校的影響,可以從實物教學、育嬰學校及教師訓練等幾方面,得以窺知一斑。以美國來說...
坦涅拉斯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西班牙安達魯西亞(Andalusia)的對舞,由《塞桂第拉舞》(Seguidillas)發展而來。此舞具有安達魯西亞舞蹈的重要特徵,如基本的舞步「花步」(flores),舞者將前導腿抬起並扭轉,直至再度停置。此舞後來風行於古巴,且感染些許非洲舞蹈之風味,其舞蹈節奏與古巴的《瓜拉恰歌舞》(Guaracha)相融合。在墨西哥,此舞稱《坦涅拉斯.匝波的卡》(Peteneras Zapoteca),是以西班牙吉他音樂伴奏的6/8拍子舞蹈。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