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刎頸之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7.《舊唐書.卷二○.哀帝本紀》:「柳遜嘗為張濬租庸判官,又王溥監修日奏充判官,授工部侍郎,又與趙崇、贄為刎頸之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重複、反覆、連續。通「又」。唐.守真〈請重耕織表〉:「奸偽由此而生,黎庶緣斯而苦,此有國之大患也。」
既往不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三國志.卷九.魏書.諸夏侯曹傳.曹真》松之注引《魏略》:「畢軌前失,既往不咎,但恐是後難可以再。」
恍然大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猛然醒悟過來。語本唐.高彥休《唐闕史.卷上.丞相古器》。 △「豁然大悟」、「豁然貫通」、「豁然開朗」
九牛一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牛之一毛注音︰ㄋ|ㄡˊ ㄓ | ㄇㄠˊ漢語拼音︰niú zhī yī máo釋義︰義同「九牛一毛」。見「九牛一毛」條。 01.《三國志.魏書.卷三.明帝紀三》松之注引《魏略》曰:「臣知言出必死,而臣自比於牛之一毛,生既無益,死亦何損?」 02.《周書.卷三九.杜杲列傳》:「長湖總戎失律,臨難苟免,既不死節,安用以為。且猶牛之一毛,何能損益?」
悲天憫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德宗時,有個叫陽城的人擔任諫議大夫,主司規諫天子的職務。他學問很好,飽讀詩書,卻不常發言。當時與他同朝為官的韓愈看不過去,認為以他的學識,應該多給予皇帝意見,作好諫官的職務。於是寫了〈爭臣論〉這篇文章,譏諷陽城沒有盡到職責。陽城當時看了並不以為意,但後來大臣延齡誣陷忠良,陸贄等人遭到罷黜。陽城便上疏指責延齡,論述他的罪狀,替陸贄等人申訴,並極力阻止德宗任命延齡為相。由此看來,韓愈的這篇文章應當發揮了功效。〈爭臣論〉整篇文章採設問法,假設有人問關於陽城的問題,韓愈再一一解答,表述自己對陽城的看法。陽城和一般官員不同,他高中進士後,反而隱居在中條山,不出來作官。很多人仰慕他的學問與情操,前...
休戚與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zhī釋義︰猶「休戚與共」。見「休戚與共」條。 01.《三國志.卷五二.吳書.張顧諸葛步傳.顧雍》松之注引《吳書》:「徽曰:『正以明公與主將義固磐石,休戚共之,必欲知江表消息,是以及耳。』」 參考詞語︰休慼是同注音︰ㄒ|ㄡ ㄑ| ㄕˋ ㄊㄨㄥˊ漢語拼音︰xiū qī shì tóng釋義︰猶「休戚與共」。見「休戚與共」條。 01.《晉書.卷六五.王導列傳》:「(王)導曰:『吾與元規休慼是同,悠悠之談,宜絕智者之口。則如君言,元規若來,吾便角巾還第,復何懼哉!』」
李代桃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ˋ漢語拼音︰táo jiāng lǐ dài釋義︰即「李代桃僵」。見「李代桃僵」條。 01.清.陳之《香畹樓憶語》:「新人苟可移情,輒使桃僵李代,拊心自問,已覺不情。」 02.清.錢謙益〈遵旨回話疏〉:「復社自有周之夔之案,奕琛自有薛國觀之案,奕琛又欲紐而一之,而曰復社操戈,繇臣指授,此所謂桃僵李代也。」 參考詞語︰將李代桃注音︰ㄐ|ㄤ ㄌ|ˇ ㄉㄞˋ ㄊㄠˊ漢語拼音︰jiāng lǐ dài táo釋義︰猶「李代桃僵」。見「李代桃僵」條。 01.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二齣》:「貞麗從良,香君守節,雪了阮兄之恨,全了馬舅之威,將李代桃,一舉四得,倒也是個妙計。」 參考詞語︰僵李代桃注...
葉公好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南史.卷三三.松之列傳》:「昔葉公好龍而真龍見,燕昭市骨而駿足至。明公以旰食待士,豈患海內無人。」
疾風勁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過猛烈大風的吹襲,才知道堅韌的草挺立不倒。比喻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下,才能考驗出人的堅強意志和節操。《周書.卷三四.寬傳》:「被堅執銳,或有其人,疾風勁草,歲寒方驗。」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