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3.13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四捨五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但在四捨五入中,0其實不具有任何意義,表示時即可表示成4.3,而不須表示為4.30,而以五以上的觀點來看,學生可能會認為範圍為5~10,因此當尾數為0時,學生造成誤導而進行進位,此部分老師應特別提醒同學,此時0的特殊性。(註1)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四捨五入英文關鍵字:Round off 參考資料註1 仲田紀夫/著。小學生數學大疑問,2001年初版,頁88~89。國際村文庫書店有限公司。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nt.j...
智力三元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智力三元論的興起,是受了認知心理學上訊息處理論的影響,將人類視為如同電腦處理訊息的過程,以認知歷程的觀點,來解釋認知活動中所需要的能力。換言之,要了解什麼是智力,必須先了解行為之後的認知歷程,亦即了解解決問題時,如何運用思考,如何組織知識。他認為人的智力有組合智力、經驗智力、適應智力等不同能力的組合。其過程:後設成分、付諸行動、習得新知、智能保留、遷移的成分。多維取向智力理論,有助於學校重視全人教育的理念。使學生能接觸現實生活與吸收新經驗的機會,以培養適應環境與創造新經驗的能力。 人類智力形成根據三元理論,人類的智力是由...
生態系統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須了解到各層次對學生的影響。2.生態系統理論也可運用在新移民女性的孩童學習適應問題上,藉由生態系統的觀點解釋新移民女性的子女受到環境的影響,可能產生的學習問題。因此,教育工作者也必須注意各個系統對於新移民子女的影響,並試著去幫助改善其學習環境。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生態系統理論Keyword: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參考資料黃迺毓(1988)。家庭教育學。台北:五南。
精粹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ll Horne)等人。(Allan C.Ornstein,2004) 學校課程  根據精粹主義者的觀點,學校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教授基本知識:小學階段的讀寫算與中學階段的五個學術及基本科目──英文、數學、科學、歷史與外國語。而且學習是困難的工作,需要紀律配合:大多數的基本學科仍得靠直接的方法,如記憶與練習,才能學好。雖然興趣引發動機,但是努力仍然比興趣重要。自制力的培養十分重要。 教師角色  在精粹主義的觀點中,教師具有高水平與知識,因此被尊為權威,...
多元文化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族群文化的容忍2. 消族種族的偏見與歧視3. 教導不同族群文化的內涵4. 教導學生從各種不同族群文化觀點看世界5. 幫助弱勢族群學生發展其學習及對社會貢獻的信心此類教育目標不同於種族優越感教育(ethnocentric education),該種教育方式是讓學生認為所屬種族是最優秀,排斥他種族群文化。因此,多元文化教育是要讓學生學會對不同族群欣賞、接納與容忍的態度。多元文化在美國1960年代的民權運動和婦女解放運動中開始發跡,當時的黑人及其他族群要求課程內容要有效的反應其種族的歷史、文化和經驗,不應提供以白人為中心的教材...
角色取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替理論 賽爾門(Selman)角色取替論賽爾們認為當兒童能區辨自己與他人的不同時,就能瞭解自己與他人觀點的不同。賽爾門主張角色取替的發展與認知發展相關,呈階段性,是漸進發展的,其角色取替論發展階段共分5階段:第0階段─自我中心期(3~6歲):認為自己所想的就是別人想的。第1階段─主觀期(6~8歲):發現別人的想法可能與自己不同,但自己無從瞭解。第2階段─自我反省期(8~10歲):具第二者的觀點。發覺自己與他人想法間有關係,故會嘗試以自己的想法去推斷...
個案研究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特定事實或情況來研究現象;2.對個案做深度研究;3.在自然環境中研究現象;4.研究個案參予者之內觀觀點(emic perspective)。 目標個案研究依其具有探索性(exploratory)、描述性(descriptive)與解釋性(explanatory)等目標,可區分為:1.探索性個案研究:通常處理是什麼(what)形式的問題。2.描述性個案研究:常在處理誰(who)、何處(where)之問題。3.解釋性個案研究:較常處理如何(how)與為什麼(why)之問題個案研究法之目標乃在於了解接受研究單位,重複發生之生...
衝突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思雖非社會學者,但其在《資本論》中點出的資本主義本質上的缺陷以及階級鬥爭的概念,都和當代衝突論的變遷觀點的發展息息相關;齊默爾相信完全和睦融洽的社會是不可能存在的,人類的互動形式中必定包含著合作與衝突,而他的形式社會學強調的便是研究衝突。(註1) 當代衝突理論概要現今衝突理論的主流乃是達倫道夫(Dahrendorf)的辯證衝突論,以及另一派由寇舍(Lewis.A Coser)所發展的衝突功能論(function of conflict)。在辯證衝突論中,達倫道夫強調:「衝突論的最終目標應該是社會變遷的解說。」他表示社會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角(Degree)目錄1 比較角2 角度類型2.1 直角2.2 鈍角與銳角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比較角在教導角度測量之前,可先讓學生比較角度之前的關係,並且教導角的大小為角的兩邊張開的程度,因此在判斷角度大小之前,可先了解此觀點。另外也可同時介紹角的定義,所謂角為兩條射線所組成,並且可無限延伸,因此可提醒學生並非利用線段來判斷角的大小,還是依照其張開的程度。有了上述觀念後,老師可提供邊長不一的角來做為教材,讓學生先以視覺的感覺來回答問題,接著可進行剪紙的活動,將其剪下後重疊,判斷兩者間的大小關係,在此活動中,老師應多提...
家庭系統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庭系統理論(family systems theory)以Ludwing von bertalanffy所提出的一般系統理論(general system theory)為基礎,將其應用於解釋家庭中的各種行為與現象,主要以個人與家庭成員彼此之間的互動為討論,其範圍包括家庭動態、組織及過程,由此觀點看家庭,比起只探究單一或片面家庭因子更為深入,且可避免過度簡化或特定化等問題。(註1)目錄1 家庭系統理論相關基本概念1.1 系統(system)1.2 整體性(wholeness)1.3 次系統(subsystem)1.4 ...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