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234.377 ms
共 1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隨心所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心所欲」原作「從心所欲」,見於儒家的重要典籍《論語》一書中。《論語》是一部語錄體散文,記述了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其弟子自相問答的言語,由孔門後學記錄而成,為儒家思想所依據的經典。〈為政〉篇中孔子自述生平修養進程,他說:「我十五歲時立志向學,三十歲時自立於社會而有所成就,四十歲時能明瞭事理而無所迷惑,五十歲時明白了天地萬物生成運行的自然法則,六十歲時能聆聽並了解他人話中的真義,七十歲時則能完全順從自己的心意做事,而且不會踰越法度。」由孔子這段話可以得知,當人修養到極致,萬事萬物的道理了然於胸,自身的行為會自然而然地容入天地運行的法則,而不會有所違逆。可知「從心所欲,不踰矩」,當是儒家修身養...
|
聲名狼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名狼藉」原作「惡聲狼籍」。比喻名聲非常惡劣。在《史記.卷八八.蒙恬列傳》中,記述了蒙恬和他弟弟蒙毅的事跡。他們都是秦國的功臣,為秦始皇兼併六國,立下許多汗馬功勞,受到秦始皇的寵信;但秦始皇駕崩後,胡亥繼位,聽信趙高的讒言,命令蒙毅自殺。蒙毅對傳命的使者說:「從前秦穆公殺了三位良臣,判處百里奚以不應得的罪名,所以得到『繆』的諡號(諡法:「傷人蔽賢曰『繆』」。後通作「穆」。);秦昭襄王殺白起;楚平王殺伍奢;吳王夫差殺伍子胥。這四個國君,都犯了錯殺重臣的過錯,而遭到天下人的非議,被視為昏君,因此『籍於諸侯』。請好好考慮,千萬別濫殺忠良!」但是使者知道胡亥的心意,所以還是把蒙毅殺了。司馬貞看了《史...
|
逼上梁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梁山下。本為大野澤的一部分,五代時澤面北移,環梁山皆成水澤,始稱梁山泊,後逐漸乾涸。小說《水滸傳》記述宋江等賊盜結寨於此。
(2) 打家劫舍:搶奪劫掠家舍。
(3) 迷天大罪:所犯的罪,與天一樣的大。比喻極大的罪過。
(4) 林冲:小說《水滸傳》中的人物,綽號豹子頭。本為京城八十萬禁軍總教頭,後因遭太尉高俅誣陷,刺配滄州,終被逼上梁山,落草為寇。為梁山泊好漢之一。
(5) 顧盻:留神、費心。
(6) 聲喏:拱手作揖,稱「諾」致意。喏,同「諾」,古人表示致意或應承之詞。
(7) 教頭:指教練武藝的老師。
(8) 爭奈:怎奈、無奈。
|
氣急敗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氣急敗壞」是指氣喘吁吁,上氣不接下氣,非常狼狽的樣子。這個成語在小說中常被使用。如《水滸傳》第五回記述魯智深投宿在劉家莊院,接受劉太公的款待,正巧當時山賊前來強娶太公的女兒,魯智深藉機報恩,把山賊打得落荒而逃。山賊頭領安坐寨中,本來預期看到下山娶親的夥伴凱旋歸來,不料卻望見「數個小嘍囉,氣急敗壞」,狀甚狼狽地跑回山寨。另外如《水滸傳》第六七回:「只見一個人氣急敗壞跑將來。」 《精忠岳傳》第七一回:「正在盼望,忽見那些逃回軍士,氣急敗壞,跑回營來。」 在這幾個例證中,「氣急敗壞」都是用來形容狼狽慌張的樣子,但今人在使用這個成語時,亦有用於形容惱怒的樣子,如:「他前來請求幫助,不料被拒,於是氣急...
|
遺臭萬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因為政局動盪,許多文人名士不能重務實而崇尚清談,品評人物之風盛行。《世說新語》就是記述當時文人名士的言談、風尚、軼聞和遺事,反映了各種人物的風貌。內容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三十六類,每類收若干則,全書共有一千多則。書中除了反映士人們的思想言行,以及上層社會的生活面貌外,更善用了比喻、對照、誇張、描繪等文學修辭技巧。在〈尤悔〉篇中提到東晉大將桓溫,有一次在休息時躺著對親信們說:「像現在這樣冷冷清清的,毫無作為,將要被晉文帝和景帝所恥笑了。人生在世,不應當這樣沒沒無聞。」接著忽然坐起來說:「難道我就這樣既不能讓美名流傳於後世,也不能讓惡名永遠流傳後世嗎?」由此可以看出,桓溫...
|
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寫作、記述。《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至於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北史.卷四○.列傳.韓麒麟》:「顯宗曰:『臣仰遭明時,直筆無懼,又不受金,安眠美食,此優於遷、固也。』」清.趙翼《甌北詩話.卷一一.摘句》:「今摘取古來佳句沁人心脾者,隨所得筆之。」
|
從心所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隨心所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隨心所欲」原作「從心所欲」,見於儒家的重要典籍《論語》一書中。《論語》是一部語錄體散文,記述了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其弟子自相問答的言語,由孔門後學記錄而成,為儒家思想所依據的經典。〈為政〉篇中孔子自述生平修養進程,他說:「我十五歲時立志向學,三十歲時自立於社會而有所成就,四十歲時能明瞭事理而無所迷惑,五十歲時明白了天地萬物生成運行的自然法則,六十歲時能聆聽並了解他人話中的真義,七十歲時則能完全順從自己的心意做事,而且不會踰越法度。」由孔子這段話可以得知,當人修養到極致,萬事萬物的道理了然於胸,自身的行為會自然而然地容入天地運行的法則,而不會有所違...
|
口碑載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一篇文章是記述永州太平安禪師歌頌天下太平的一段話,他提到物產豐碩而便宜,眾多商人聚集,因為這樣的盛況,人民可以不因物價的差異而奔走四方,自然萬物就能普及於眾生。而這樣的一件好事,並不需要將它用文字記載下來,自然就聽得見眾人到處稱頌的聲音了。後來「口碑載道」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廣受好評。
|
暴跳如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是漢代文學史上最長的敘事詩,作者已不可考,當為東漢建安時的作品,內容是記述焦仲卿與其妻劉蘭芝的故事。據詩前敘言,兩人的婚姻因仲卿母阻撓,仲卿不得不休妻。蘭芝返回娘家,本立誓絕不改嫁,待仲卿有朝一日迎回她,卻因家人不斷逼迫,只好投水自盡,仲卿得知這個消息後,也在庭院中上吊以殉情。這樣的結局,其實蘭芝早有預言,當被遣送回娘家,臨別之際就對丈夫說:「我會一直感念著你對我的情真意摯,希望你不久後就會來接我回去。對於我們之間的誓約,你當如巨石一般堅定不移,我也將如蒲葦一般柔軟卻堅韌。可是我家裡有性情暴烈的父親和兄長,恐怕不會讓我稱心如意,他們必定會不斷的折磨我。」果不其然,蘭芝回家後...
|
單刀直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單刀」是一種闊面單鋒的兵器,有銳利長刃;「直入」則有直接進入而毫無阻礙的意思。「單刀直入」就是進攻時,以單刀直接衝殺,可用來比喻直截了當,見於佛典。如《景德傳燈錄》曾記述旻德和尚與興化和尚之間的一段故事。廬州澄心院的旻德和尚在興化這個地方時,正好碰上興化和尚開示弟子,說:「如果是一個精通武術的行家或戰將,那就應該在認定目標後,單刀直入,勇猛直前的衝殺,不必多說無益的話語!」旻德和尚聽完便走出群眾向興化和尚行禮,然後大喝,興化和尚也跟著大喝。旻德和尚於是再大喝,興化和尚也跟著再大喝。「喝」在此含有開示的作用。後來「單刀直入」被用來比喻直截了當,不繞圈子。有人以為此語之源當出《宋書.卷七.前廢帝...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