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2.32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安貧樂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信守道義為樂,而能安於貧困的處境。《後漢書.卷二六.韋彪傳》:「安貧樂道,恬於進趣,三輔諸儒莫不慕仰之。」《晉書.卷九一.儒林傳.劉兆傳》:「安貧樂道,潛心著述,不出門庭數十年。」也作「樂道安貧」、「安貧守道」。
家徒四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中只剩四面牆壁。形容家境貧困,一無所有。宋.辛棄疾〈水調歌頭.我亦卜居者〉詞:「好在書攜一束,莫問家徒四壁,往日置錐無。」《孽海花》第三回:「那時正是家徒四壁,囊無一文。」也作「家徒壁立」。
兩袖清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一清如水,洗手奉職,廉潔奉公,囊空如洗反義:中飽私囊,徇私舞弊,貪贓枉法辨似: 「兩袖清風」及「囊空如洗」都有貧困沒錢的意思。 「兩袖清風」專指因為官清廉,了無積蓄故而清貧;「囊空如洗」泛指一般窮困缺錢的狀態。 兩袖清風 囊空如洗 辨似例句 ○ ㄨ 辭去了官職,他~地回到了自己的故鄉。 ㄨ ○ 你領了薪水要省點用,免得一到月底又要~了。
望眼欲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杜甫,字子美,唐河南鞏縣人,是唐代文學史上了不起的詩人。他自小好學,七歲便能作詩,二十歲後漫遊各地,於洛陽認識李白。杜甫客居長安十年,鬱鬱不得志,仕途失意而過著貧困的生活。安史亂後,杜甫投奔肅宗,任左拾遺,後因直諫被貶華州,不久棄官移居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旁,世稱「浣花草堂」。後來投靠劍南節度使嚴武,擔任檢校工部員外郎,後世因稱為杜工部。嚴武死,他失去憑藉,又再度過著流離顛沛的生活。後來他攜家離開四川欲投靠親戚,途中病卒於岳陽,享年五十八歲。有《杜少陵集》。這首〈寄岳州賈司馬六丈巴州嚴八使君兩閣老五十韻〉詩,是杜甫送好友賈至及嚴武的詩。當時賈至因事被貶岳州司馬,嚴武也因事被貶巴州刺史,杜甫藉此...
滿城風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滿城風雨」就是滿城到處都是颳風下雨的景色,常被詩人引進詩句。比較早的作品如唐代韋應物〈同德寺雨後寄元侍御李博士〉詩:「川上風雨來,須臾滿城闕。」就已經有「滿城風雨」的意境了。全句連用則出現在宋代潘大臨的作品中,見於宋.釋惠洪《冷齋夜話.卷四.滿城風雨近重陽》。潘大臨家境貧困,但寫了不少好詩。蘇東坡、黃山谷和謝無逸都是他的好友。潘大臨常寫出精彩的詩句,有次謝無逸寫信問他有沒有新作品。潘大臨回信說:「秋天的景色很美,到處都是可成佳句的好題材,只是遺憾常被世俗的煩惱所圍繞。昨天閒著沒事,躺在床上,忽然聽到林子裡的風雨聲,不禁詩興大發,下床提筆在牆上寫著:『滿城風雨近重陽。』才剛寫完這一句,我的靈感...
逆來順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逆境順受注音︰ㄋ|ˋ ㄐ|ㄥˋ ㄕㄨㄣˋ ㄕㄡˋ漢語拼音︰nì jìng shùn shòu釋義︰猶「逆來順受」。見「逆來順受」條。 01.宋.陳錄《善誘文.對治十常》:「居富貴常憐貧困,受快樂常恐災禍,見在常生知足,未來常思戒懼,冤結常求解免,衣食常思來處,起念常教純正,出語常思因果,逆境常當順受,動靜常付無心。守此十常,更無煩惱。」(源) 參考詞語︰橫逆順受注音︰ㄏㄥˊ ㄋ|ˋ ㄕㄨㄣˋ ㄕㄡˋ漢語拼音︰héng nì shùn shòu釋義︰猶「逆來順受」。見「逆來順受」條。 01.宋.劉克莊〈臘月二十二夜漏下數刻小飲徑醉坐小閤睡傍無侍者仆於戶限眉鼻傷焉流血被面記以六言〉詩...
身無長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物,多餘的物品。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大去後,即舉所坐者送之。既無餘席,便坐薦上。後大聞之,甚驚,曰:『吾本謂卿多,故求耳。』對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後以身無長物比喻節儉或貧困。如:「他一向自奉甚儉,生活清約,所居之處,往往身無長物。」
垂頭喪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垂頭喪氣」就是垂下頭,失掉應有氣勢,是人困挫失意時的表情狀態。在韓愈的〈送窮文〉曾使用了這句成語。唐代的大文學家韓愈從小父母雙亡,在貧困的環境中長大。成年後雖才華洋溢,高中進士,官至吏部侍郎,但數度因直言勸諫而遭貶謫,生活困頓不順。他因而寫了一篇寓言性質的〈送窮文〉,說有個人用柳條做了一輛車,用草紮了一艘船,還準備花果供品,希望能將窮鬼送走。不久便有個聲音對他說:「我們從你小時候就跟著你、照顧你,你到哪兒,我們就跟到哪兒,從不離棄。別人都嫌棄你、討厭你,只有我們對你最忠心,你居然要趕我們走。既然這樣,你就說說看我們是誰,能說得出來,就是我們已原形畢露了,只好迴避。」那人便將智窮、學窮、文窮、...
雞犬不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唐時期是唐王朝由盛轉衰的階段,歷經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稅制破壞,物價飛漲,社會陷入空前的貧困與混亂。順宗時,王叔文倡導的「永貞革新」失敗。憲宗即位後,王叔文被處死,支持革新的官員也多遭貶謫,柳宗元即為其中之一。永州(地約當今湖南永州)十年的謫居生涯,讓他接觸到最真實民間疾苦,更深切體認了「苛政猛於虎」的道理,於是寫下傳頌千古的〈捕蛇者說〉。當時朝廷行兩稅法,每年夏、秋兩季課稅。永州山野中產有一種含巨毒的蛇,被牠碰觸的草木會枯死,被咬的人無藥可醫,但製成藥物卻具奇效,極為珍貴,故可用來抵納稅金。有一位蔣姓捕蛇人,家族以捕蛇為業已歷三代,祖父和父親都喪命於此,他自己也有幾次差點被蛇毒死。柳宗元...
一視同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人平等看待,不分厚薄。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一折:「為甚麼小的兒多貧困,大的兒有金銀,爹爹妳妳阿,你可怎生來做的個一視同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