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殫精竭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殫精竭慮」原作「殫思極慮」。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居於香山,自號香山居士。他出身在一個小官僚的家庭,青年時期,由於戰亂而在顛沛流離中度過。長期貧困與居無定所的生活,讓白居易真實體會了人民的痛苦,所以他的文學作品中帶有濃厚的現實主義色彩,極能反應真實的世界。白居易仕宦生涯的前期,可說是一帆風順,二十九歲便登進士,三十二歲任校書郎,後來又被拔擢為翰林學士。在這個時期,白居易有感於自身所見所聞,故深有經世濟民的使命感,〈策林〉七十五篇就在此時寫成。文中白居易針對當時經濟、政治、軍事、文教各方面的弊端提出改革意見,大聲疾呼統治者應以天下之心為心,以百姓之欲為欲。而為表明冒死獻言之心,文章起始處先提了漢...
趾高氣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楚國的這個禮物,孟嘗君問他為什麼,他說:「您所到的小國,均敬仰您、信賴您,是聽聞您在齊國能解救民生貧困,使即將滅絕者得以存續。那些國家的傑出人士,都將國事囑託於您,是因為仰慕您的義氣與廉節。今天若接受楚國這個貴重的禮物,那麼其他您尚未造訪的國家要如何接待您呢?所以臣勸您不要接受這份厚禮。」孟嘗君聽了覺得有道理,立即接受他的建議。  公孫戍於是快步離去,但是還沒出門就被叫回來。孟嘗君問他:「你要我別收這份禮的建議是很好,但是你為什麼走路時把腳抬得那麼高?樣子顯得那麼神氣?」公孫戍說:「因為我有三件喜事,還外加一支寶劍。」孟嘗君問他說的是什麼,他說:「您有門下食客好幾百人,都沒人敢進諫,只有我敢...
雪中送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把家中的酒槽劈了來當柴燒,他只好回去找看有沒有被蟲柱壞的梁柱可用。原來盼望有人能雪中送炭,最後卻是貧困貧困,自覺可笑又可憫。從這些故事來看,「雪中送炭」常用來比喻在別人急困的時候,伸以援手的意思。比宋代這些資料還要早的文獻,可以找到唐代德行禪師的《四字經》,裡頭就有「雪裡送炭」的說法。這句成語常和「錦上添花」一起用,也可一併參考。後來「雪中送炭」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在人艱困危急之時,給予適時的援助。
精益求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語.學而》記錄了子貢和老師孔子的一段對話。子貢問孔子說:一個人貧窮而不對人諂媚,富裕而卻不以驕氣待人是怎樣的呢?孔子回答說,這樣的人算是可以的,但仍比不上一個貧困卻樂在其中,富裕卻仍然好禮的人。子貢聽了老師的回答後,便舉《詩經》所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來回應,進而領悟到無論精製器具也好,進德修業也好,都不可安於小成,應力求好上加好,以期盡善盡美的道理。後世宋代理學家朱熹在為《論語.學而》作注時,也針對「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這兩句話加以注解:「精製骨、角、玉、石之器,已經很精緻漂亮,再經過切、磋、琢、磨等方法加工修飾,就更精美了。」這正是「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力求精進的精神。後來「...
韶光荏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時光漸漸的流逝。明.柯丹邱《荊釵記》第一五齣:「韶光荏苒,嘆桑榆暮景,貧困相兼。」《花月痕》第五回:「韶光荏苒,轉瞬是二月初旬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貧乏、貧困。如:「窮漢」、「窮酸」、「貧窮」。《荀子.大略》:「多有之者富,少有之者貧,至無有者窮。」
貧困。如:「一窮二白」。《論語.衛靈公》:「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投筆從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東觀漢記.卷一六.班超列傳》載,東漢時,班超因家境貧困,只好為官府抄寫書籍,賺取微薄薪水,以供養母親,貼補家用。有一天,他做得有些厭煩,便停止抄寫,將筆擱置於一旁,嘆息說:「大丈夫應效法傅介子、張騫等人,立功邊疆,保家衛國,怎能長久從事文書工作,將生命耗費在筆硯之間呢?」於是決定從軍報效國家。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投筆從戎」,用來指棄文從軍,以衛國立功。
聞雞起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度光陰=六.=故事祖逖,字士稚,范陽遒縣(今河北淶水縣)人。自幼性格豁達坦蕩,輕財好俠,常散谷帛救濟貧困之人,很受人們尊重。後來發奮博覽群書,通古曉今。劉琨,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無極縣)人。在青年時代就有為國立功的大志。他二十多歲時,與祖逖同為“司州主簿”(司州,今河南洛陽一帶,主簿,管文書簿籍的官吏),兩人意氣相投,對於當時內憂外患的國家危局抱著共同的看法;也懷著共同的報國決心。兩人夜間同睡一床,經常談到深夜。有一天,祖逖與劉琨“共被同寢。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日:‘此非惡聲也’,因起舞”,意思是說:“別人都認為半夜...
子虛烏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司馬相如是西漢著名的辭賦家,年輕時,曾在梁孝王處當了幾年的門客。那段時間裡,他與眾多文士來往,為自己的創作生涯立下良好基礎。梁孝王死後,相如返回家鄉,過著貧困的生活,直到喜好辭賦的漢武帝即位,命運才有所好轉。根據《史記》的記載,武帝讀到司馬相如創作的〈子虛賦〉時,極為讚賞,他以為是前人的佳作,於是嘆惜道:「可惜我不能與這樣的人生在同時!」當時有個狗監(主管飼養天子獵犬的官)在旁,他恰好是相如的同鄉,便稟告武帝說:「這篇文章其實是我的同鄉司馬相如所作。」武帝一聽,立即召見相如。相如告訴武帝:「這篇賦確實是我寫的,不過它的內容只是敘述諸侯的遊獵而已,沒什麼可觀之處,請您讓我再寫一篇描述天子遊獵的賦...
風花雪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花雪月」典源作「雪風花月」分別代表春花、夏風、秋月、冬雪,四季美好的景色,也作「雪月風花」。唐代詩人鄭谷,字守愚,僖宗光啟中舉進士。他作的〈府中寓止寄趙大諫〉詩,寫他晚年貧困,不知寄身何處,而同榜的老友卻仍居高位。但憑著兩人深厚的交情,不分季節,只要知道那裡有美麗的景致,即使半夜也會前來邀約。「雪風花月好」即在表述四時的美景,是「風花雪月」這個成語最初的意思。後來在元.喬吉《金錢記》第三折:「哎險也漢相如滌器臨邛市,秦弄玉吹簫跨鳳樓,動不動君王行奏。本是些風花雪月,都做了笞杖徒流」中,借以比喻男女間花前月下絢麗的韻事。今則多用以比喻男女間情愛之事,也用來比喻浮華空泛的言情詩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