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0.01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如沐春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同沐浴在春風之中,和暖舒暢。比喻遇到良師誠摯教誨的感受。如:「林老師親切誠懇的教導,令人如沐春風。」
退避三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遇到實力很強的對手,為避免正面衝突折損太多,乃主動讓步,不與人爭。參見「辟君三舍」條。《儒林外史》第一○回:「賢姪少年如此大才,我等俱要退避三舍矣。」《鏡花緣》第五六回:「非獨本郡眾人所不能及,即天下閨才,亦當退避三舍哩!」
如虎添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隊中的將領若能執管兵權,掌握操控軍隊的威勢,如此統兵馭將,將如猛虎插上雙翅,可以翱翔於天下各方,無論遇到什麼狀況,都能靈活而充裕地因應。反之,則如魚、龍離開了江海湖泊,再也無法遨遊嬉戲於浪濤之上。諸葛亮文中以「譬如猛虎,加之羽翼」比喻將帥掌有兵權,能依自己的意志指揮軍隊,使軍力發揮到極限,使戰力更加強盛。後來「如虎添翼」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強有力者又增添生力軍,使之更強。
怨天尤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釋義3 3.用法4 4.義近.義反4.1 義近4.2 義反5 5.例句 1.出處 論語.憲問︰「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之我者其天乎!』」 2.釋義 抱怨天,埋怨人。天︰此指命運。尤︰歸罪、責怪。 3.用法 遇到挫折或出了問題,一位歸咎於命運或別人而不之自責自省。 4.義近.義反 義近 怨天怨地、埋天怨地 義反 自怨自艾、引咎自責、自省自責 5.例句 只會怨天尤人的傢伙是絕對拿不出好成績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反而。表示出乎意料之外。[例]他平常挺機靈的,怎麼一遇到問題倒沒了主意。
效標關聯效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效標是否具適切性,不容易客觀評估,通常交由經驗學者專家做評斷。4.實用性:在選擇測驗效標時,經常遭遇到取得效標時間、來源、費用等問題。 種類1.同時效度:是指某測驗分數與同一時間的效標之間的相關程度。2.預測效度:是指測驗分數與未來效標之間的相關程度,它旨在根據目前的測驗,預測受測者未來在效標的表現。通常用於人事甄選與分類測驗。同時效度與預測效度有兩點不同:第一,取得效標時間不同。第二,測驗的目的不同。一般的成就測驗可以建立同時效度與預測效度,因為它可以同時作為評估受測者目前行為,以及預估未來行為表現。 關鍵字中文關鍵...
舉足輕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後漢書.卷二三.竇融列傳》載,更始年間,竇融據河西,後來劉玄兵敗,得知東漢光武帝劉秀在洛陽即位,而天水的隗(ㄨㄟˇ)囂這時也派人來遊說他加入,於是他與河西五郡太守商議後決定歸附漢朝,便派長史劉鈞送信到洛陽。劉鈞途中正巧遇到劉秀派出要送信到河西的使者,於是和他一起回去見劉秀。劉秀很高興,不但宴請劉鈞,還寫了一封詔書給竇融說:「你將河西治理得物富民豐、兵強馬壯,使百姓能安居樂業,這些功績我都聽說過,只可惜兩地相隔太遠!見到劉鈞之後,我已經知道你的心意。現今益州被公孫述占領,天水則被隗囂占據,如果和他們打起仗來,勝敗關鍵就掌握在將軍你的手上,只要一舉腳,不管是放在左邊或右邊,就有輕重的分別,將會...
高風亮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諷諭時政,借追慕古人而抒發其鬱抑不平。賦云:「沮先聖之成論兮,名賢之高風。」是寫馮衍雖然傷己不能遇到堯舜這樣的明君,但自己依然保持著高尚的志節,不苟同這種世俗之見。 「亮節」則見於晉.陸雲〈晉故豫章內史夏府君誄〉。陸雲(西元262∼303),字士龍,晉吳郡人。與兄陸機齊名,時稱「二陸」。其文詞藻麗密,旨意深雅。他在好友豫章內史夏府君過世後,寫了一篇哀祭文。其中:「越殷自周,紹膺遺祉,亮節三恪,侯服千祀,悠悠訖茲,徽烈不巳。」是敘述好友生前美好的德行、偉大的功業。並以「亮節」一詞,形容故友的堅貞節操。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成「高風亮節」,用來形容人的品格高尚,氣節堅貞。
口蜜腹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口中有蜜,肚子裡卻藏著劍。比喻一個人嘴上說得好聽,事實上卻內心險惡,處處想陷害別人。語本五代周.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肉腰刀》。 △「笑裡藏刀」
厲兵秣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厲兵,磨利兵器。秣馬,餵馬。「厲兵秣馬」指完成作戰的準備。《左傳》記載:魯僖公三十二年,駐防鄭國都的秦將杞子,派人報告秦王他們已掌管鄭國都的北門,是攻打鄭國的好機會。三十三年春天,秦王決定派兵攻打鄭國。鄭國商人弦高在前往周都城經商途中遇到秦軍,知道秦軍意圖後,他一方面用四張獸皮和十二頭牛慰勞賞賜秦軍,一方面則是派人趕緊回報鄭穆公這件事。鄭穆公獲報後,派人去招待秦國駐軍休息、居住的房舍察看,結果見到他們已經捆物裝車、磨利兵器、餵好馬匹,完成作戰的準備。於是鄭穆公將計就計派皇武子去送行,讓秦軍知道鄭國已有防備,免去一場戰爭。後來「厲兵秣馬」被用來指完成作戰準備。亦用來比喻完成事前準備工作。另外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