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74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女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道教門中修道的女道士。《舊唐書.卷六.則天皇后本紀》:「令釋教在道法之上,僧尼處道士女冠前。」唐.元結〈登九嶷第二峰〉詩:「何人居此處,云是魯女冠。」也作「女官」、「女黃冠」。
面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參加校長評定和挑選過程或許會使挑過程更加複雜化,為此,需要學區人事部門給與參加人必要的訓練,讓其知道法定方針和多種評定方法。 (三)使面試結構化 當面試結構化時,面試過程的可靠性會得到加強;而且,當向候選人提問既相同又確切,不但預先選定而且經過深思熟慮的問題時,面試效果肯定要好。 (四)詳細了解情況 最重要的是,面試小組要結合其他方面的訊息來源,分析面試中所蒐集到的訊息。其他訊息來源有:申請書,證件,教學和領導表現,介紹信,及測試中心的資料。總而言之,為篩選出優秀校長候選人,學區應應用綜合的系統方法。 關鍵字中文關...
知而故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明知故犯」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明知故犯」的意思是明明知道是錯的,卻故意去違犯。例如國家頒布了法令,人人都應該遵守,但是有些人因不知法而犯法,這是無心之過,還可原諒;如果是明明知道法令規定如此,卻故意去觸犯,這就是「明知故犯」了。這種意念在文獻上比較早的出處是宋代陳世崇的《隨隱漫錄》卷一引西山蔡先生對子孫的訓示說:「蓋不識好惡,如童稚,如醉人,雖有罪可赦,若知而故犯,王法不可免也。」意思是說:一個人不明是非,就像小孩子和醉漢,如果犯錯,還可以原諒;但是如果是已經知道不對了,還去犯錯,那就應該受法律制裁。這裡的「知而故犯」就是「明知故犯」的意思。後來「明知故犯」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
法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精通道法,可為人師或進行法事的道士。《唐六典.卷四.尚書禮部.祠部郎中》:「道士修行有三號:其一曰法師,其二曰威儀師,其三曰戒律師。」《水滸傳》第四十七回:「說這廝也好大膽,獨自一個來做細作,打扮做個解魘法師,閃入村裡來。」也作「法官」。
吹毛求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疵4>,不洗垢而察難知5>。不引繩之外,不推繩之內;不急法之外,不緩法之內。守成理,因自然。禍福生乎道法,而不出乎愛惡。榮辱之責在乎己,而不在乎人。 〔注解〕 (1) 法術:戰國時代法家所謂「法」與「術」的合稱,亦可統指法家的學術。法,指國家規定賞罰的律令。術,指君王統御臣下的方法、策略。 (2) 權衡:稱量輕重的工具。比喻為衡量事物價值的標準。權,秤錘。衡,秤杆。 (3) 逆:違背、不順從。 (4) 疵:毛病、缺點。 (5) 洗垢察難知:洗淨汙垢後,再細察難知的痕跡。義猶「吹毛求疵」、「洗垢求瘢」。〔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慎子》逸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於句中或句末。相當於「兮」、「也」。《馬王堆漢墓帛書.經法.道法》:「法者,引得失以繩,而明曲直者殹。」
儀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文的法則。《續漢書志.第二.律曆志中》:「衡、興參案儀注,考往校今,以為九道法最密。」
法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佛法或道法的能力。《維摩詰所說經.卷上》:「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財施一切。」《西遊記》第二九回:「長老若有手段,放法力,捉了妖魔。」
法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道家指普渡眾生的清靜道法
披毛求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疵4>,不洗垢而察難知5>。不引繩之外,不推繩之內;不急法之外,不緩法之內。守成理,因自然。禍福生乎道法,而不出乎愛惡。榮辱之責在乎己,而不在乎人。 〔注解〕 (1) 法術:戰國時代法家所謂「法」與「術」的合稱,亦可統指法家的學術。法,指國家規定賞罰的律令。術,指君王統御臣下的方法、策略。 (2) 權衡:稱量輕重的工具。比喻為衡量事物價值的標準。權,秤錘。衡,秤杆。 (3) 逆:違背、不順從。 (4) 疵:毛病、缺點。 (5) 洗垢察難知:洗淨汙垢後,再細察難知的痕跡。義猶「吹毛求疵」、「洗垢求瘢」。〔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慎子》逸文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