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06.49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柏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柏川,1901 年出生於台南,剛滿兩個月父親就因病辭世,由母親守節扶養長大。二十六歲時,因所處境遇不如意決定赴日本讀書求發展。原計畫去學法律,但礙於當時政治環境,因而改習繪畫,寄情於藝術。柏川經三度應考,才進入東京美術學校西洋畫科,從岡田三郎助習畫。據同校低他一屆的另一位前輩畫家李梅樹表示,柏川是以優異成績第五名畢業。當時他已三十三歲。            1937 年柏川離日直接前往大陸,定居北平十二年之久,這是他繪畫生涯中重要的轉捩點。由於長期居住人文薈萃的北平,故都風物的薰陶與地大物博的皇城氣勢都激發他的心境,對傳統內涵作一番省思。加上他敬佩又私交很好的日籍畫家梅原龍三郎數度到北平,均由氏結伴寫生,柏川早期藝術受梅原的影響也是可理解的。           1948 年柏川返回台灣養病,自此一直定居台南,在台南成大建築系教美術長達二十年。他自台灣民間器物、刺繡與廟宇紅牆中,都能尋求與他風格相融的色彩,擷取成熟圓融的東方精神到自己的藝術上面。並與同好組織「台南美術研究會」。柏川在台灣前輩畫家中自我要求甚嚴,其繪畫風格給予人的印象是單純、深入、著重構圖;色彩渾厚、飽和、筆觸精準;線條的處理隱含書法的意境、而且他也是一位追求繪畫本質的藝術家。
雪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雪湖,原名金火,生於台北大稻埕。二歲時即喪父,由母親陳氏獨立撫養長大,直到九歲在日新公學校就讀,才被導師發現具有繪畫方面的才華,開始指導他學習藝術。在校期間雪湖的美術、工藝才華出眾。畢業後考取台北州立工業學校,後來發現與志趣不合,就退學在家自修繪畫。十六歲時由母親帶引拜蔡雪溪為師,入雪溪館習藝。蔡師多才多藝,是當時有名的職業畫師。他並為氏取名「雪湖」,教授其描繪觀音、帝君等神像及裱褙的技藝,開啟了雪湖走向藝術之路的大門。   才華、努力與機運,第一屆「台展」東洋畫部入選的台灣人居然是默默無名的三個年輕人林玉山、陳進與雪湖。一夕成名,「台展三少年」的美名不脛而走。   影響雪湖一生重要的人物還有日籍畫家鄉原古統。氏欣賞鄉原的作品,後來相識並建立了亦師亦友的親密關係。鄉原曾力勸雪湖要做一位職業畫家,氏也記取此話,一生獻身藝術,連師大系主任教職都加以辭退。雪湖是一位勤跑圖書館及自學成功的畫家,他曾說:「我的繪畫求精,不求多。」
萊園春色﹝霧峰﹞(雪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幅畫霧峰林家花園一角,為追求景物一種新的質感,在設色時,有如油畫填塗甚厚。為形容磚塊、石頭、古牆老舊斑剝之意,以及樹幹老皮層層的感覺,設色時,特意讓底色不平整而微有起伏,然後再略皴擦上色,不掩下層顏色,即富斑剝之趣。
峽谷溪聲﹝太魯閣﹞(雪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太魯閣附近多屬石質的山脈,富有山形及石塊紋理之變化。本幅先以線勾描山峰巨石之輪廓,再簡化石頭紋理之種種形貌,成為大大小小之各形方塊,並填以青灰到紫紅間不同層階的色彩,形成以冷色為主的色調,益能形容峽谷之幽深清靜。此時期,雪湖已建立屬於他自己的岩質山石表現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靠近城。《史記.卷六九.蘇秦傳》:「且使我有雒陽負田二頃,吾豈能佩六國相印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的城池通常有兩道牆,外牆稱為門即指外面城牆的城門。《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列傳.吳起》:「吳起殺其謗己者三十餘人,而東出衛門。」《後漢書.卷五八.虞傅蓋臧列傳.虞詡》:「明日悉陳其兵眾,令從東門出,北門入,貿易衣服,回轉數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外城。《文選.顏延年.還至梁城詩》:「丘壟填郛,銘志滅無文。」《隋書.卷四.煬帝紀下》:「田疇無伍,郛不修。」
2.比喻保障。漢.揚雄《法言.吾子》:「虐政虐世,然後知聖人之為郛也。」
Cephalopholis miniata (Forsskål, 1775)
體橘紅色密布青色點。長可達30公分。
南日本,台灣以迄印度洋
棲息珊瑚礁附近淺水域,以手釣及蟹網捕獲,據傳部分地區有輕微中毒的事情發生。
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鮨科(Family Serranidae),Seabasses
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太字林宗,東漢太原界休(今汾洲縣)人。家世貧賤,少孤,母欲使給事縣廷,林宗曰:「大丈夫焉能處斗筲之役乎?」遂辭;從成皐屈伯彥學,三年業畢,博通墳籍,善談論,美音制,乃遊於洛陽,始見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於是名震京師。後歸鄉里,衣冠諸儒送至河上,車數千輛,林宗唯與李膺同舟而濟,眾賓望之,以為神仙。司徒黃瓊辟、太常趙典舉有道,皆不應。
  林宗性明知人,好獎訓士類,身長八尺,容貌魁偉,褒衣博帶,周遊郡國,嘗於陳梁間行遇雨,巾一角墊,時人乃故折山一角,以為「林宗巾」,其思慕類如此。
  或問汝南范滂曰:「林宗何如人?」滂曰:「隱不違親,貞不絕俗,天子不得臣,諸侯...
爾保道德發展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爾保(Lawrence Köhlberg, 1927~1987)受到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道德階段論中「發展」概念和皮亞傑(Jean Piaget, 1896~1980)道德判斷階段中「認知」、「階段」概念的影響,於一九五五年開始探討兒童道德發展,並於一九五八年在芝加哥大學完成博士學位;其論文題目為〔十至十六歲道德思考與選擇的發展模式〕(The Development of Model of Moral Thinking and Choice in the Years Ten to Sixteen)。
  爾保的研究對象,除了芝加哥地區中等及勞工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