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2.122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迥然不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後人輯為《曹子建集》。〔參考資料〕 宋.朱熹〈答程允夫書〉其四(據《朱子文集.卷四一》引)此又雜於釋氏之說,更當以二程先生說此處,熟味而深求之,知吾儒之所謂道者,與釋氏迥然不同,則知「朝聞夕死」之說矣。
兼容并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各種有關的東西都包含、容納在內。《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故馳騖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參天貳地。」《野叟曝言》第二回:「貧僧豈不知,聖賢學問,兼容并包,釋氏左道旁門,難與抗衡?」
空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僧團。《釋氏稽古略續集.卷一》:「劉秉忠氣剛以直,學富而文,雖晦跡於空門,每潛心於聖道。」
天上麒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讚他人的兒子穎慧出眾。參見「天上石麟」條。唐.杜甫〈徐卿二子歌〉:「君不見徐卿二子生絕奇,感應吉夢相追隨。孔子釋氏親抱送,並是天上麒麟兒。」
善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善良慈悲的心。唐.陳鴻《東城老父傳》:「讀釋氏經,亦能了其深義至道,以善心化市井人。」
枯木死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清虛寂靜,不為外物所動。參見「槁木死灰」條。宋.無名氏《宣和畫譜.卷二.道釋二.辛澄》:「大抵釋氏貌像多作慈悲相,趺坐即結跏,垂臂則袒肉,目不高視,首不軒舉,淡然如枯木死灰。」亦形容遭受挫折變故,灰心絕望。如:「自從經歷感情的挫折之後,如今他的心已是枯木死灰了。」
萬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極甚、絕對。唐.韓愈〈與孟尚書書〉:「假如釋氏能與人為禍祟,非守道君子之所懼也,況萬萬無此理。」《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帶了家眷在彼,卻是路途遙遠,萬萬不能搭救。」
對證下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對症下藥」之典源,提供參考。 ※《朱子語類.卷四一.論語.顏淵篇上》1>克己是大做工夫,復禮是事事皆落腔窠。克己便能復禮,步步皆合規矩準繩;非是克己之外,別有復禮工夫也。釋氏之學,只是克己,更無復禮工夫,所以不中節文,便至以君臣為父子,父子為君臣,一齊亂了。吾儒克己便復禮,見得工夫精細。聖人說得來本末精粗具舉。下面四箇「勿」字,便是克與復工夫皆以禮為準也。「克己復禮」,便是捉得病根,對證下藥。仲弓主敬行恕,是且涵養將去,是非猶未定。涵養得到,一步又進一步,方添得許多見識。「克己復禮」,便剛決克除將去。
崇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尊崇信仰。《明史.卷三二○.外國傳一.朝鮮傳》:「東海波臣,惟知崇信釋氏,他未遑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四:「原來徽州人心性儉嗇,卻肯好勝喜名,又崇信佛事。」
迥乎不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後人輯為《曹子建集》。〔參考資料〕 宋.朱熹〈答程允夫書〉其四(據《朱子文集.卷四一》引)此又雜於釋氏之說,更當以二程先生說此處,熟味而深求之,知吾儒之所謂道者,與釋氏迥然不同,則知「朝聞夕死」之說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