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對病用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對症下藥」之典源,提供參考。 ※《朱子語類.卷四一.論語.顏淵篇上》1>克己是大做工夫,復禮是事事皆落腔窠。克己便能復禮,步步皆合規矩準繩;非是克己之外,別有復禮工夫也。釋氏之學,只是克己,更無復禮工夫,所以不中節文,便至以君臣為父子,父子為君臣,一齊亂了。吾儒克己便復禮,見得工夫精細。聖人說得來本末精粗具舉。下面四箇「勿」字,便是克與復工夫皆以禮為準也。「克己復禮」,便是捉得病根,對證下藥。仲弓主敬行恕,是且涵養將去,是非猶未定。涵養得到,一步又進一步,方添得許多見識。「克己復禮」,便剛決克除將去。
對證用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對症下藥」之典源,提供參考。 ※《朱子語類.卷四一.論語.顏淵篇上》1>克己是大做工夫,復禮是事事皆落腔窠。克己便能復禮,步步皆合規矩準繩;非是克己之外,別有復禮工夫也。釋氏之學,只是克己,更無復禮工夫,所以不中節文,便至以君臣為父子,父子為君臣,一齊亂了。吾儒克己便復禮,見得工夫精細。聖人說得來本末精粗具舉。下面四箇「勿」字,便是克與復工夫皆以禮為準也。「克己復禮」,便是捉得病根,對證下藥。仲弓主敬行恕,是且涵養將去,是非猶未定。涵養得到,一步又進一步,方添得許多見識。「克己復禮」,便剛決克除將去。
長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年吃素。《南史.卷五○.劉虯傳》:「虯精信釋氏,衣粗布,禮佛長齋。」《儒林外史》第二回:「周進攔住道:『實不相瞞,我學生是長齋。』」
五燈會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宋釋普濟撰,二十卷。取《傳燈錄》、《廣燈錄》、《續燈錄》、《聯燈會要》、《普燈錄》五書撮要而成,故名。此書刪剔冗雜,頗為簡要,考論釋氏宗系,亦甚詳明。
外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稱僧人的詩文。如僧宗泐有《全室外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七○.集部.別集類二三.全室外集》:「是編題曰外集,蓋釋氏以佛經為內學,故以詩文為外,猶宋釋道璨柳塘外集例也。」
業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善惡業因的苦樂果報。《大寶積經》卷九六:「汝自作罪今自來,業報自招無代者。」《唐語林.卷三.方正》:「代宗惑釋氏業報輕重之說,政事多託於宰相。」
隨症用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對症下藥」之典源,提供參考。 ※《朱子語類.卷四一.論語.顏淵篇上》1>克己是大做工夫,復禮是事事皆落腔窠。克己便能復禮,步步皆合規矩準繩;非是克己之外,別有復禮工夫也。釋氏之學,只是克己,更無復禮工夫,所以不中節文,便至以君臣為父子,父子為君臣,一齊亂了。吾儒克己便復禮,見得工夫精細。聖人說得來本末精粗具舉。下面四箇「勿」字,便是克與復工夫皆以禮為準也。「克己復禮」,便是捉得病根,對證下藥。仲弓主敬行恕,是且涵養將去,是非猶未定。涵養得到,一步又進一步,方添得許多見識。「克己復禮」,便剛決克除將去。
杪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微小。《朱子語類.卷一○一.總論》:「吾儒與釋氏,其差只在杪忽之閒。某謂何止杪忽?直是從源頭便不同。」
德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僧侶的別稱。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一一.記詩》:「政和間,林靈素主張道教,建議以僧為德士,使加冠巾,其意以釋氏為出其下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