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資料鑑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送資料採取之一種處理過程,用以驗明所傳送資料之完整。方法為將使用者的代碼和資料一起加密產生一類似印章之資料一起傳送。經鑑定之資料不會被弄錯或破壞。
使用者鑑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一使用者在登入電腦系統或電腦網路時,證明他就是他自己。通常欲達成此功能,需和外界事物配合:如使用者知道事物(暗語)、使用者使用地點(控制台(Console))、使用者攜戴(背章、匙(Key))、使用者本身自有的(指紋、簽章)。其中通行碼(password)是使用者鑑定最常使用的方式。參【資料鑑定】(data authentica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審察、細看。[例]鑑別、鑑定、鑑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寧。如:「入定」、「定靜」、「氣定神閒」。
不可變動的。如:「定局」、「定數」、「定理」、「定律」、「定義」、「定論」、「確定」。
掌握使安固。如:「平定」、「安邦定國」。
預約、約定。如:「預定」、「內定」、「定情」、「文定之喜」。
確立、不更改。如:「確定」、「決定」、「裁定」、「制定」。
必然。如:「定能成功」、「定死無疑」。
畫龍點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朝梁張僧繇在金陵安樂寺的壁上畫龍,並為其中二龍點上眼睛,龍便破壁乘雲飛去的故事。見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七.梁》。後用以比喻繪畫、作文時在最重要之處加上一筆,使全體更加生動傳神。明.張鼐〈讀卓吾老子書述〉:「夫一古人之書耳,有根本者下筆鑑定,則為畫龍點睛;無根本者妄意標指,則為刻舟記劍。」亦比喻做事能把握要點。《兒女英雄傳》第三○回:「這日安太太吩咐他給岳父母順齋,原不過說了句『好好兒的弄點吃的』,他就這等山珍海味的小題大作起來,還可以說畫龍點睛。」
魚目混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魚眼睛混充珍珠。比喻以假亂真。語本《文選.任昉.到大司馬記室牋》:「惟此魚目」句下李善注引《韓詩外傳》。[例]收藏古董要先培養鑑定能力,以免買到魚目混珠的假貨。
德懷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Delphi technique 參考資料呂彥億(2008)。以德懷術建構國民中小學美術資優班入學鑑定模式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陳嘉陽(2012)。教育概論(上冊),頁443。教甄策略研究中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文體名。寫於書籍、文章、字畫或碑帖等後面言簡意賅的文字稱為「跋」。跋文內容多屬評介、鑑定或考據等性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蜕是沒有生命的物質,但採集時還是要小心,必須交蟬蜕用柔軟的紙張包好,或個別收在小塑膠管中。因為在以後鑑定蟬種時,觸角的粗細(觸角通常由7或8節所組成,各節間長度的比例會是鑑定上重要的依據)、長毛的情形,都是其鑑定的依據,所以欠缺觸角的蟬蜕就會失去牠在學術上的利用價值。(註1)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蟬英文關鍵字: cicada 參考書目註1:台灣昆蟲教室,朱耀沂編著,天下遠見出...
多元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節奏、肢體律動、人際合作、對自我的反省,以及對大自然的觀察等方式。多元評量指的是「以最真實的評量來鑑定學生的學習成效,同時以多種評量方式與措施進行教學評量」。學生要多元表達,教師則宜多元評量的方法評量學生多元智能,進而開發學生不同的潛能。多元評量兼顧「形成性評量」與「總結性評量」,且評量方式多樣化,不只是紙筆測驗。多元評量的方式如筆試、口試、表演、實作、作業、報告、資料蒐集整理、鑑賞、晤談、實踐等,教師以多元方式評量學生的表現,以作為教師教學改進與學生學習成果的參考。評量不在只是量化學生的學習結果,更重要的是了解學生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