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詞華典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遣詞華麗,用典豐贍。《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七○.史部.地理類三.武林舊事》:「今考所載,體例雖仿孟書,而詞華典贍,南宋人遺篇剩句,頗賴以存。」
紀事本末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歷史事件為綱的史書體例。創始於宋代袁樞的《通鑑紀事本末》。將重要的史事分別列目,獨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的順序編寫,可補編年、紀傳體的不足。
照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原來一樣,沒有改變。[例]這套叢書再版時,體例可以照舊,但內容則須刪補增減。
碑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刻在石碑上的文詞。其體本以敘事為主,後雜之以議論,甚至有託物寓意之文出現,體例甚多。《後漢書.卷六四.盧植傳》:「庶裁定聖典,刊正碑文。」《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李長吉新撰白玉樓記,天帝召汝寫碑文!」
體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詩文的體例格調。如:「此詩體格高逸。」
新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五四運動後流行的白話詩體。其特色除以白話為主外,也不遵守平仄、協韻,完全不同於古時作詩的體例規則,較為自由、活潑。也稱為「白話詩」、「現代詩」。
世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史傳中記載諸侯王事跡的一種體例。如《史記》有〈吳太伯世家〉。
格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規則法度。《北史.卷六三.蘇綽傳》:「帝令朝臣釐改舊法,為一代通典,律令格式,多威所定。」
2.規格樣式。《紅樓夢》第五三回:「故其格式配色皆從雅本來,非一味濃豔匠工可比。」
元好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好問之文繼承唐宋大家傳統,清新雄健,長短隨意,眾體悉備,為金代文學批評之巨子,仿杜甫《戲為六絕句》體例所寫《論詩絕句三十首》,在文學批評史上影響頗大。  今存詞377首,藝術上以蘇、辛為典範,兼有豪放、婉約諸種風格,當為金代詞壇第一人。今存散曲僅9首,用俗為雅,變故作新,具有開創性。《續夷堅志》是現存為數不多的金代筆記小說。參考資料:網路資料及維基百科。
本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紀傳體史書體例之一。為帝王傳記。其例始於《史記》。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為十表、本紀十二、書八章、世家三十、列傳七十,凡百三十篇。」《野叟曝言》第七八回:「史例起於馬遷,凡帝稱本紀,王侯稱世家。班固黜項羽,去世家,其本紀、列傳,悉遵馬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