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198 ms
共 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高僧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南朝梁慧皎撰,十四卷。記載從東漢到梁初的高僧行誼,凡二百五十七人,附見者兩百餘人。本書為類傳體,分譯經、義解、神異、習禪、明律、亡身、誦經、興福、經師、唱導十門。但因時地所限,人物多偏在江左。此後,唐道宣著《續高僧傳》,宋贊寧著《宋高僧傳》,明如惺著《明高僧傳》,大致都依這部《高僧傳》的體例。
|
駢字類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清康熙五十八年張廷玉等奉敕編,雍正四年成書,二百四十卷。專收二個字的合成語詞,分天地、時令、山水、居處、珍寶、數目、方隅、采邑、器物、草木、禽獸、蟲魚等十二門,又補遺人事一門共十三門,按類編次。材料編排以經、史、子、集為次,引詩文注題目,引書注篇名,體例完善。可供檢索詞藻、典故之用。
|
否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阻塞滯留。《晉書.卷四六.列傳.李重》:「臣以革法創制,當先盡開塞利害之理,舉而錯之,使體例大通,而無否滯,亦未易故也。」《抱朴子.外篇.勗學》:「汲汲於進趨,悒悶於否滯者,豈能舍至易達之通途,而守甚難必窮之塞路乎?」
|
新元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民國柯劭忞撰,二百五十七卷。分本紀二十六、表七、志七、列傳一百五十四。體例嚴謹,遠出舊史書之上。為二十五史之一。
|
大清一統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清代官修的全國性地方總志,五百六十卷,清道光年間,最後一次重修完成。其編纂體例,先分省編排,各省再分列圖、表,繼之以總敘,次以府、直隸廳、州分卷。然後分疆域、分野、建置沿革、屬縣、城池、戶口、田賦、山川、古跡、關隘、人物、土產等目敘述。
|
後漢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晉袁宏撰,三十卷。體例仿自荀悅《漢紀》,然荀書全據班固《漢書》,而袁書則自有選擇。劉知幾《史通》稱讚此書可比美范曄的《後漢書》。
|
續通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清乾隆三十二年(西元1767)敕撰,紀昀等校訂。一百四十四卷。記載唐肅宗至德元年(西元756)至明崇禎末年,約一千年的典章制度、政治得失。按年編次,門目體例,依杜佑《通典》,為《通典》的續編。
|
分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總則、分則、規章的體例,稱為「分則」。
|
白孔六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指後人假白居易之名所偽撰的《白氏六帖》和宋孔傳所撰的《後六帖》的合編本。其書分類編次,體例仿自《北堂書鈔》,可供參考、查索。簡稱為「白帖」。
|
續通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清乾隆三十二年(西元1767)敕撰,紀昀等校訂。五百二十七卷。記載唐、五代、宋、遼、金、元、明政事,兼補唐代紀傳。體例依鄭樵《通志》,為《通志》的續篇。清代紀昀等有《續通志考補》三卷。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