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18.75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新種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關新種蟾鱇的生活習性與生態仍有待研究與調查
黑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平扁而柔軟;頭部特別寬廣平扁,呈圓盤狀,軀幹部往後漸尖細。口極寬,開於頭前端;下頜明顯突出於上頜;上頜及前上頜齒1-2列,下頜齒4-5列,均為倒伏;鋤骨及腭骨均具齒;舌齒(第五角鰓骨)呈V字形排列。無鰓耙。體祼露不具鱗,頭部及體側具有發達皮瓣。頭骨脊及前上頜骨表面具有顆粒狀棘。鰓孔位於胸鰭基部後下方,未向前延伸間。背鰭兩個,第一背鰭有VI棘,第I棘位於吻端,特化成吻觸手,末端餌球具兩黑色小球、旗狀皮瓣以及細絲;第II及III棘長,第IV及V棘漸短小,第VI棘常隱於皮下。脊椎骨數18-19;第二背鰭具軟條7-9;臀鰭與第二背鰭相對,具軟條5-7;胸鰭發達,支鰭骨特化成柄鰭而埋於皮下;尾鰭截形或...
印度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短,呈球型;眼小;口大、口裂接近水平,延伸超過眼睛;體表裸露無棘;具發達之蝶耳骨棘;上下頜等前;吻觸手短。自由生活時期之雄魚具有背鰭鰭條3;臀鰭鰭條3;嗅覺器官大;蝶耳骨棘短或不存在;鰓蓋骨部位具有密集之色素分布;體側及胸鰭基部具有數列的色素,延伸至尾柄基部,體型較大之標本下頜齒骨具有黑色素分布。
奈氏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扁平柔軟;頭部相對較為狹長;呈卵圓狀,軀幹部往後漸尖細。口極寬,開於頭前端;下頜明顯突出於上頜;上頜及前上頜齒1-2列,下頜齒4-5列,均可倒伏;鋤骨及腭骨均具齒;舌齒(第五角鰓骨)呈V字形排列。無鰓耙。體祼露不具鱗,頭部及體側具有發達皮瓣。頭骨及上頷骨表面光滑不具棘。鰓孔向前延伸至胸鰭基部前方。背鰭兩個,第一背鰭有VI棘;第I棘位於吻端,特化成吻觸手,末端餌球具兩黑色小球、旗狀皮瓣以及許多細絲;第II~VI棘相當粗,佈滿黑色皮瓣。胸鰭鰭條15-18;第二背鰭軟條8;臀鰭軟條6;脊椎骨數19。體背深褐色;腹面淺灰色;口腔粘膜一致為淡色。背、尾及胸鰭黑褐色及臀鰭深色;腹鰭淡色。本種與相似種納塔...
細絲吻巨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延長,體型較其他科別大(角鱇科及鞭冠鱇科除外),略為側扁;頭部佔身體比例小,約35%SL以下;吻觸手位於鼻端稍後部位;不具餌球。吻觸手長143-158 %SL;不具任何分支。最長尾鰭鰭條為36-45 %SL;背鰭鰭條3-4;臀鰭鰭條4;胸鰭鰭條18;下頜不具齒,變態後雌魚齒骨退化;較小的魚體通常會有上頜牙齒;口腔上部具有乳突狀或魚卵狀腺體,稱之為口腔腺(oral gland);皮膚接近裸露或有微細棘覆蓋。
開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haenophryne draco (Beebe, 1932)
雌魚近球形,下頜縫合部,角骨及蝶耳骨均無棘;吻觸手先端之肉球大形呈卵圓形,所著生皮質瓣數量因成長狀態而變化。
分布於各大洋。
棲息於500~800公尺水深,雌魚可達8公分,雄魚僅及2公分,但非寄生性。
無利用價值。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鱇目(Order Lophiiformes)
准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Paracanthopterygii)
蝙輻魚亞目(Suborder Ogcocephaloidei)
鱇科(Family Oneirodidae),Dreamers
鱇上科(Superfamily Ceratioidea)
無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ryptosaras coesii (Gill, 1883)
雌魚下頜縫合部有一小骨結;吻觸手之肉質球先端有1枚絲狀皮瓣,其兩側各有一系列之小分支。第二背鰭前方有3個卵形肉球。體長可達30公分。
日本及其他各大洋均分布。
棲息水深450~710公尺。雄魚有自由游泳及寄生性兩型,前者約可達1.4公分,眼大,嗅覺器官退化,吻觸手缺如;而後者則寄生於雌魚身上並同時長到1.2~8.7公分左右。
無利用價值。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鱇目(Order Lophiiformes)
准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Paracanthopterygii)
蝙輻魚亞目(Suborder Ogcocephaloidei)
鱇科(Family Ceratiidae),Seadevils
鱇上科(Superfamily Ceratioidea)
喬丹氏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aulophryne jordani (Goode and Bean, 1896)
第二背鰭、臀鰭及尾鰭均呈極長之絲狀延長;體茶褐色;長可達20公分。
日本北海道以南之太平洋深海處。
棲息於水深100~10,000公尺處。雄魚極小,寄生於雌魚上。
無利用價值。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鱇目(Order Lophiiformes)
准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Paracanthopterygii)
蝙輻魚亞目(Suborder Ogcocephaloidei)
鱇科(Family Caulophrynidae),Fanfins
鱇上科(Superfamily Ceratioidea)
少棘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扁平柔軟;頭部相對較寬;呈圓盤狀,軀幹部往後漸尖細。口極寬,開於頭前端;下頜明顯突出於上頜;上頜及前上頜齒1-2列,下頜齒4-5列,均可倒伏;鋤骨及腭骨均具齒;舌齒(第五角鰓骨)呈V字形排列。無鰓耙。體祼露不具鱗,頭部及體側具有發達皮瓣。頭骨及上頷骨表面光滑不具棘。鰓孔向前延伸至胸鰭基部前方。背鰭兩個,第一背鰭有V棘;第I棘位於吻端,特化成吻觸手,末端餌球為一透明小球狀,端具一細絲;第III棘短;第IV棘缺如;第V~VI棘短小,偶隱於皮下。胸鰭鰭條19-21;第二背鰭軟條8;臀鰭軟條6;脊椎骨數19。體背淡褐色,具有許多銹色斑點以及深色大班;腹面淺灰色;口腔粘膜一致為淡色。第一背鰭棘為黑色;...
梵氏巨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延長,體型較其他科別大(角鱇科及鞭冠鱇科除外),略為側扁;頭部佔身體比例小,約35%SL以下;吻觸手基部位於吻端。變態之雌魚與其他種類的差異在於吻觸手短於120 %SL;餌球延長,長有細棘及具有暗色素的末端延長部分,通常餌球及末端延長表面長有黑色乳突;吻觸手後端基底有一對小分支;下頜牙齒相對較長,排列成三列;尾鰭長度小於45%SL。吻觸手長度具變化性,與體長無相關;餌球亦具有相當之多樣性,在發光部位無色素分布,餌球及餌球末端延長皆有皮棘及黑色的扁平狀乳突。餌球後端基底緊鄰在一起的小分支末端通常無色素。上頜齒數隨體長而增加,小型標本齒數為2-8,大型魚體齒數為22-53;最長上頜齒約為1...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