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從旁鼓動,挑撥事端。通「煽」。如:「扇動」。《後漢書.卷七四下.劉表傳》:「初,荊州人情好擾,加四方駭震,寇賊相扇,處處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獸類所吃的草。《說文解字.廌部》:「獸之所食艸。」《莊子.齊物論》:「民食芻豢,鹿食薦。」
千里鵝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千里寄鵝毛注音︰ㄑ|ㄢ ㄌ|ˇ ㄐ|ˋ ㄜˊ ㄇㄠˊ漢語拼音︰qiān lǐ jì é máo釋義︰即「千里鵝毛」。見「千里鵝毛」條。 01.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三一.山谷上》引《復齋漫錄》:「諺云︰『情人眼裡有西施。』又云︰『千里寄鵝毛,物輕人意重。』皆鄙語也。」 02.宋.蘇軾〈揚州以土物寄少游〉詩:「且同千里寄鵝毛,何用孜孜飫鹿。」 參考詞語︰萬里鵝毛注音︰ㄨㄢˋ ㄌ|ˇ ㄜˊ ㄇㄠˊ漢語拼音︰wàn lǐ é máo釋義︰猶「千里鵝毛」。見「千里鵝毛」條。 01.清.顏光敏《顏氏家藏尺牘.卷三.夏處士州梁》:「聊寄土物二色,萬里鵝毛,薄將遠懷,伏惟叱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打柴的人。如:「樵夫」。唐.杜荀鶴〈遊茅山〉詩:「漁樵不到處,鹿自成群。」唐.孟浩然〈宿業師山房期丁大不至〉詩:「樵人歸欲盡,煙鳥棲初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戲弄、嬉戲。如:「狎妓」。《左傳.襄公六年》:「宋華弱與樂轡少相狎。」唐.柳宗元〈三戒.臨江之〉:「麑稍大,忘己之也,以為犬良我友,抵觸偃仆益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攔阻、攔截。《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然後囿騶虞之珍群,徼鹿之怪獸。」
沈魚落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沉魚落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莊子.齊物論》主旨在論述常人判別事物的準則不一樣,他則主張一切人與物存在的意義和價值都是等齊的。莊周藉著王倪之口說:「毛嬙和麗姬是人們公認的美女,但是魚見到她們趕緊潛入水底,鳥見了她們立刻向高空飛去,和鹿見到她們則飛快跑走。」因為魚、鳥、、鹿四種動物不辨美醜,即使見到美麗的女子也如同見到其他人般趕緊逃離,藉此傳達世間無絕對的是非美醜的觀念。「沉魚落雁」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但語意沿用魚、鳥因見毛嬙、麗姬等絕色美女而驚畏躲避,借此來讚美女子的容貌美麗出眾。宋朝無名氏《錯立身》第二齣:「看了這婦人,有如三十三天天上女,七十二洞洞中仙,有沉魚落雁之容,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腐爛、敗壞。如:「朽壞」。宋.蘇軾〈淮陰侯廟記〉:「將軍則與草木同朽,鹿俱死。」
改弦更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改絃易張,雖志善好學,何益救亂乎?』」 02.《陳書.卷三○.傅縡列傳》:「陛下如不改絃易張,臣見鹿復遊於姑蘇臺矣。」 參考詞語︰改調解張注音︰ㄍㄞˇ ㄉ|ㄠˋ ㄐ|ㄝˇ ㄓㄤ漢語拼音︰gǎi diào jiě zhāng釋義︰猶「改弦更張」。見「改弦更張」條。 01.《宋書.卷二.武帝本紀中》:「臣荷重任,恥責實深,自非改調解張,無以濟治。」 參考詞語︰改張易調注音︰ㄍㄞˇ ㄓㄤ |ˋ ㄉ|ㄠˋ漢語拼音︰gǎi zhāng yì diào釋義︰猶「改弦更張」。見「改弦更張」條。 01.《魏書.卷六六.崔亮列傳》:「而舅屬當銓衡,宜須改張易調。」 參考詞語︰改絃易調注音︰ㄍㄞˇ ㄒ|ㄢ...
隱姓埋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朝王子一寫的《誤入桃源》雜劇中,描述漢明帝時有二個書生劉晨、阮肇,他們為逃避亂世,在天臺山下隱居修道。一日採藥迷路,偶遇太白金星化身的樵夫,太白金星問他們為何不去求取功名,卻在山中隱居修道。劉晨、 阮肇回答說:「這幾年天下荒亂,干戈並起,官場黑暗險惡,所以避入山中修行。如此便不必管外界的紛紛擾擾,是是非非;隱姓埋名,作一個莊稼人,與鹿魚蝦為伴,悠閒地過日子。」「隱姓埋名」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被用來指隱瞞姓名,不讓別人知道真實的身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