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感覺統合治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力、慣用手未建立等。 治療方式感覺統合治療的治療方式即是提供孩童合宜的感覺刺激,使病患能主動的與環境互動,進而產生適應性反應。何謂合宜的感覺刺激呢?所謂的感覺刺激,除一般所指的視覺、聽覺外,我們更強調本體覺、觸覺及前庭覺,本體覺主要在於偵測肌肉關節在主動活動時的相對位置使我們可以妥善的運用肢體,觸覺是在偵測皮膚表皮的感覺協助我們區辨物體,前庭覺則是偵測頭部動作及重力方向以維持身體的平衡,多種感覺刺激在遊戲的情境中給予,刺激的量須適當且受到治療師的控制,如此即是合宜的感覺刺激。當病患能妥善的處理環境中的訊息時,行為的缺失即...
身心障礙資源班課程原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力等。2.學業技巧:閱讀、寫字、作文、算術、自然學科、社會學科、電腦等。3.社會技巧:自我管理、同儕互動、遵守規則等。4.語文技巧:口語溝通、說話能力等。5.身體動作技巧(mobility):能獨自在學校找到教室上課等。6.獨立的生活技巧:穿衣、上館子吃飯、記帳等。7.職業技巧:參加職業應徵面試、閱讀報紙職業廣告、安全使用機器設備等。8.休閒技巧:跳舞、唱歌、騎單車、游泳、釣魚等。惟資源班教師必須彈性地改變、修正或調整課程,提供身心障礙兒童積極性和激勵性的課程,有益吸收與增強兒童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從教學活動中蒙利獲益。下...
社會科常用的教學活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定答案的題目;「討論」則是由教師與學生多向溝通,處理允許有個人見解的題目。進行討論活動時,教師是促進互動的催化員,必須靈活運用發問和理答的技巧。 三、歸類和分類「歸類」是在既定的標準下,讓兒童將事物分別歸入既定的標準之下;「分類」則由兒童自訂標準並為此標準定名。在協助兒童建構概念體系時,歸類和分類是重要的基礎工作。 四、演練和表演「演練」是使兒童熟練一個動作,事先必須確定模範;「表演」則有完整的劇情,事先安排好的道具和表演方式。 五、統整和歸納「統整」是對學習內容的整理;「歸納」是事實----概念----統念(通則)的建...
教師發展本位的課程推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這是一項內容極為充實的研習進修。這五天的研習活動涉及了課程推廣人員與學校教師之間繼續不斷的「社會互動」,已有「社會互動模式」的課程推廣精神。 三、教師專業發展網路「人文課程方案」的一項基本信念,便是「學校教師在課程推廣過程當中,必須扮演極重要的角色」。「人文課程方案」之課程推廣人員,將此課程改革實驗方案視為一種幫助學校教師獲得專業發展的教育機會,並進一步透過研習進修活動的安排設計,協助學校教師考驗並批判課程改革方案的課程規範說明,特別式將其課程...
學習障礙資源班課程內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諸如思考能力、關係和差別概念、比較、對照觀念和問題解決能力。8. 社交活動兒童社交技能的課程包括人際互動和相處能力的訓練,以及合作性遊戲的教學活動等。9. 基本學業技巧基本學業技巧課程的重點是在改善兒童的閱讀和數學能力,教師依據兒童的成就水平或受教程度實施補救教學。10. 功能技巧課程包括(1)消費者資訊,(2)表格填寫,(3)提存款、劃撥和郵購,(4)自我照顧技巧,(5)基本學科能力。。(6)自我認定(self-identity)和生涯規劃的輔導與教育。11. 工作---學習方案工作---學習方案的目地在提供職業技巧和...
溝通式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特色。David Nunan(1991年)所定義的CLT特色受到多人的認可,其特色如下:1.注重經由互動而達到學習如何以目標語言溝通2.在學習情境中使用真實生活中的語料3.提供讓學生專注在語言及學習過程的機會4.學生的自我經驗成為課堂學習中相當重要的一環5.試著讓課堂學習和課堂外的語言使用情境結合以上五個特色代表著CLT的推崇者對於學生的需求相當地感興趣,此外,他們也注重教室中教導的語言和教室外的語言的相互關係。在這樣的概略定義下,只要是任何能幫助學生發展在真實情境中使用的溝通能力的練習活動,都被視為合理且有助益的教學活...
腦創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難持續或停留在同一主題上,想法很容易跳來跳去,缺乏組織能力或先後順序感。4. 很難與人產生適當的社交互動,有時會說出完全與事實不符或令人困擾的事。5. 很難將複雜或有文法規則的句子串聯再一起,尤其在受傷初期。6. 指認一般性東西的名稱有問題。7. 隨意志移動嘴唇、舌頭和下顎有困難。8. 要清楚發音有困難,音節之間會黏再一起。9. 音調沒有變化或是腔調很怪。腦創傷孩童除了語言及說話問題外,也要接受醫學及治療方面的處置。即使簡單如學習走路、綁鞋帶、以及腦創傷後所有功能的變化,這些都是他們要面臨的艱難挑戰。有這樣的孩子的家庭必...
集體審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要有那些將受所決定採取行動後果影響的人參加。集體參與不僅是作出合理行動決定所必需,而且是參與者彼此互動、相互啟發的教育過程。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集體審議英文關鍵字:group deliberation 參考資料施良方著。課程理論,1999年初版,頁241-242,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研討與追蹤輔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普通的話語,清楚說明評量的發現和特殊幼兒早期療育需要的相關性。其重點應擺在正面特殊幼兒的功能與親子互動關係,並提出有助於發展的建議。評量結果的分享與研討階段可能會出現的活動包括:(一)對家庭與評量團隊成員提供書面報告:報告應於任何會議前提出,以供會議討論,且接著應採一對一的方式向家庭解釋。(二)跟評量團隊成員與父母或照顧者討論有關家庭關心、優先事項、以及兒童與家庭的優勢與需求的發現。(三)提供父母或照顧者孩子有相似問題的其他家長之聯繫資料,以供參考運用。(四)鼓勵父母或照顧者提供意見和參與研討的過程。(五)和家庭合作決...
討論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謂「討論法」,顧名思義,係指經由討論活動之進行,好讓某一群體的成員得以彼此溝通意見、集思廣益,來達成某項教學目標的學習方式。討論法所著重者,厥為互動的概念,進行討論教學法之前,必先了解「討論」的真諦,方不致於畫蛇不成,反類犬。所謂討論,絕非你一言來,我一語去的胡扯,更非將小朋友分成幾組,然後找幾位代表發言就算了事,真正的「討論」應該是指全體參與者處在平等的立足點上,所進行的有目的的談話。常見討論類型有:辯論;論文發表、腦力激盪,甚至有關情意學習的會心團體、感性訓練和角色扮演也可以算在內。討論法不同於其他教學法,根據對此...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