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717 ms
共 14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星戰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太空科技發展國防、軍事,做為競爭的力量或遏阻對方突擊的計畫。
|
革命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革命為目的,從事推翻現有政權的戰爭。如:美國獨立戰爭。
|
野戰裝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戰地作戰或演習所需的裝備。如帳幕、雨衣、飯盒及武器等。
|
野戰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訓練適合在野外作戰的軍隊。
|
戰雲濃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爭的氣氛濃厚。如:「如今各國紛紛擴充軍備,戰雲濃密,和平的希望越來越渺茫。」
|
車輪大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劇目。參見「八大錘」條。
|
瑪亞士比,戰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儀式。瑪亞士比(Mayasvi)祭典是居住於臺灣阿里山地區之原住民鄒族(曹族Tsou)的重大祭典儀式。早期部落凡是勇士出草凱旋歸來或聖所〔見庫巴(Cuba)〕之重建、修復等事宜時,即舉行該祭典,故亦稱謂「敵首祭」、「凱旋祭」、「團結祭」或「戰祭」。現今僅有嘉義縣吳鳳鄉之達邦社(Tapan)和特富野社(Tfuya)仍保有此一祭典儀式。每年兩部落輪流於二月十五日或八月十五日舉行此項祭典儀式,其意義在勉勵族人要有犧牲奉獻個體生命以保護部落大生命之精神,並祈福戰神降臨佑助使部落更能凝聚團結,儀式過程分四階段:一、是整備活動: 儀典前數日男性開始整理聖所及通獵區路徑之除草工作,女性則炊製祭品; 當日晨成...
巴蘇亞、博伊哲努《臺灣鄒族的風土神話》1993、依憂樹、博伊哲努《臺灣鄒族生活智慧》1997、劉其偉《臺灣土著文化藝術》1983。
|
中國戰時兒童保育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戰時兒童保育會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建立的兒童保育群眾性團體,由鄧穎超、沈鈞儒、郭沫若、李德全等人聯絡國民黨及其他黨派和社會各界知名人士共一百八十四人聯名發起,民國二十七年(1938)三月十日成立於武漢。其宗旨是:扶植民族後代,培育無家可歸的難童健康成長為抗日建國力量。保育會擁有理事五十六名,理事長宋美齡,副理事長李德全,常務理事鄧穎超,並聘請了包括蔣介石、毛澤東、蔡元培、陳嘉庚、茅盾和斯諾在內的二百八十六位名譽理事;相繼在全國各省市、香港及南洋地區成立了二十餘個分會,建立了五十三所戰時兒童保育院,收容保育難重二萬餘人;主要通過宣傳動員全民抗戰、徵募經費,救濟保育難童。
|
戰地通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軍記者、軍中新聞官,或特約通訊員在戰地所作的新聞通訊。
|
戰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戰事防禦工具。以木樁圍成柵欄,作為防止敵人騎兵的障礙物。唐.杜甫〈潼關吏〉詩:「連雲列戰格,飛鳥不能踰。」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